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魔戒款刺陵 男女不和平

(2009-12-14 09:10:06)
标签:

两性

魔戒

《赤壁》

植入式广告

林奕华

中国

娱乐

分类: 娱事

    专栏

   

    魔戒款刺陵

    男女不和平

    上周的观影感受不是很爽,从《刺陵》到《三枪》,都不大,爽。

在网上看过一篇博文,称中国导演有《魔戒》情结,《赤壁》开拍的时候,导演吴宇森说过,要把《赤壁》拍成中国的《魔戒》,这个噱头极其离谱,一个是史海钩沉,底蕴流长;一个是西方魔幻科技的另类主张,太不靠了这也。现在又来了个《刺陵》,《魔戒》中国版的款摆得更足了,但是想象力明显匮乏,有点人种差异,吃奶的劲都使出来,还是无法抵达的绝望。周杰伦和林志玲的俊男美女组合,还有据说选片慎重、对剧本及其苛求的陈道明傲慢形象加盟,加上你no good,你no good的曾志伟在旁边巴巴结结的,沙漠寻宝,妖魔共舞,按说演员配置已经市场得不能再市场了,片子拍得上天入地,乾坤混淆,莫名其妙。尤其林大美女,她拍《赤壁》的时候,我就冒天下男人之大不韪说过,太大只的女生,不适合屏幕,没有比例美感。林志玲同志别的不说,嗲不嗲的不是问题,甚至她的摆拍式表演都不是问题,最大问题是她太大只了。模特就是模特,模特的身材脸形都不是寻常人类,属于T台尤物,放在银幕上,只会感觉过于人高马大,和别的演员不是一个伙的。看瞿颖、香港的琪琪演戏都有这个问题。她们的高是那种有压迫感的高,不合适银幕,女人的妩媚都扣分很多。当然了,我也是有酸葡萄之嫌,反正万人迷林志玲也没打算吸引我的注意(她接受采访说了,她在片中的任务就是吸引男生的注意。)

另外植入式广告在此片中显得及其刺目,这已经是这个岁末,我第三次怀念商业片王冯了,他拍片水平保持在相对水准之上的诚意,令观众对他所热衷的植入式广告有所接纳和包容,但是《刺陵》这种片子这种植法,实在是一种污染。

 

周末还献出宝贵体力去看了香港才子林奕华作品《男人与女人之战争与和平》,所以说献出体力,原因有二,一是太长,二是作为《男人与女人》的观众,我严重超龄。男女那点事,那点关系论,我是真不要再被教育了,实在是已臻明白到了装糊涂装得出神入化之年龄。所以从晚上八点坐到濒临十二点,我已经体力严重透支,如果不是同去80后的小观众始终兴趣盎然,我都不知道退几次场了。

凭良心说,整部戏还是珠玉其内的,起码是抓住了年轻孩子们的困惑和渴望得解之心。前半部分讲职场男人女人的争斗,林奕华要说的是,在职场上,女人永远不是男人的对手,女人的任何武器是不属于职场的。不让须眉的女人,得不到男人半点怜香之待遇,会被男人使出浑身解数对付,没有女人味的帽子,还会像紧箍咒一样被念了再念,同时还要为现在的男人越来像个女人这个事买单,都是女人太强了嘛。至于狐狸精或者波霸女,在职场上的任何小得手,谁会认为她们是德艺双馨,业精于勤呢,玩物二字的标签,其实让看似如鱼得水的女人无处可遁,走哪儿戴哪儿。最终,林奕华的理想世界似乎是雌雄同体,男人变成男孩,女人变成男人,亚当也是夏娃,那样就像所有选美佳丽的梦想一样,世界和平终于到来!至于后半部分的梦境,我觉得完全是另外一部戏了,所有中间退场的观众是有道理的,他们是看了一部相对完整的戏,没看另外一部而已。我因为体力透支,后半部也是人在心不在,出功不出力,完全没看进去。

除了过长,节奏拖沓,还有一个问题是语言。话剧的精髓就是台词,也是我爱话剧的首席理由,这点孟京辉最不让人失望,他的台词奢糜繁华,穷词黩武,看完听觉酣畅,绕梁三日。林奕华的台词不是没可圈可点的地方,特别是港式无厘头的穿插,对网络派生词的拿来,都显得很聪明,点面神奇,笑点鹊起,挺对年轻人的路子。但是感觉这部戏台词最大的问题,就是非普通话使用者,对普通话用词拿捏尺度和分寸的没有把握。有些赃字无论如何不能拿到书面甚至台面来用,那不是幽默,是粗鄙。还有一些露骨的性的挑逗和暗示,真不是老少闲宜的。虽然观众不是清教徒,但也不是小圈子,不是同仁看戏,电影都分级呢,话剧还是要形而上些,林奕华是要全国巡演的,他是个有戏剧热情的人,值得尊重,这个建议希望他能接纳。

 

魔戒款刺陵 <wbr>男女不和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