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裁剪加粘贴——《气喘吁吁》助看器

(2009-08-30 12:24:49)
标签:

手记

气喘吁吁

会演

金融街

葛优

北京

娱乐

分类: 娱事

    裁剪加粘贴——《气喘吁吁》助看器 

    专栏    

 

    《气喘吁吁》放媒体场那天上午,因为头天夜班没起来赶去看,下午已经出来口碑,比较逊,而且一边倒。能让夜猫子娱记肯早早爬起来去看的电影,期望值通常会高高吊起,落差一但形成,很容易摧朽拉枯,形成势力,人其实是懒于思维的动物,能有人替自己思维,很乐意跟着。所以我始终都是不太在意口碑的,这是我的叛逆较早,归回较彻底留下的独立底子,观点不怎么容易受影响,天生是个少数派。想想当初姜文《太阳照常升起》的待遇,在一片弹声中,我孤独地坚持它才华横溢,激情难挡,孤独挺好。

    因为本片制片方代表,海龟倒叙是朋友,拍摄期间曾经发来剧本先睹为快,剧本和成品电影气质一致,看完给倒叙回了个邮件,主题好像是“的确很吁吁”。上周五晚上终于去把电影看了,对《太阳》一片的孤独感没有再现,别说,中国导演中,还就是冯小刚深谙市场之道,俗脉把得准,只要出手,就是票房(港台地区除外,这事他也撮火),《气喘吁吁》虽然复制了葛优加美女模式,但是未必得葛优者得天下。观影回来,我打开倒叙老兄的博客,笑了。博文就一句话,LET THE BRICKS FLY(让板砖飞),文风很倒叙,很TWITTER。

    不管怎么样,我看懂了,我理解了,其他人够呛,片子的确如葛优自己所诟病的,讲故事太不交代了前因后果,没法深聊。至于我,从本片筹备拍到停机,除了剧本,还追看了倒叙同志的23篇吁吁手记,所有的脉络、情绪和交代都已经疏通。用倒叙的话说,文化的多元、中西身份无缝粘连、全球经济一片灰色大背景下中国所呈现的唯一亮点,将是这片的一个看点。

    其他观众,没有这个底子,接不接受难说。既然理解的基础在此,与其由我反刍理解和观感,不如原汁原味拿倒叙的字说事,好在他的字相当好看不装,美国混那么多年,更透着老北京的举重若轻,跟葛优气质有一脉像传的地方。我就辛苦一下,摘吧摘吧,施展一下编辑轻工,当个好裁缝。

    为了电影能在这个周末顺利开拍,

    作为制片人,我们

    一会演动作戏,一会演惊悚戏;

    一会演苦情戏,一会演色情戏。——吁吁手记之五

    最后一外籍主要演员昨天来组里签约。还是掰扯酬金。认为自己是职业演员,不是随便街上就能拉到的外国留学生,电视剧、电影都拍了不少,自己博客点击上百万,在美国B市自己的家乡上过报,去诊所看病都能被认出来……

    我说理解理解,但就问你一句:I KNOW THE PAY IS NOT THAT GOOD. BUT, DO YOU WANT A BREAKTHROUGH? DO YOU WANT TO GET ON THE RED CARPET AT CANNES? SO TAKE IT OR LEAVE IT.(我知道酬金不高,但是你不想有突破吗?你不想走红地毯吗?所以,要么接受要么放弃。)

    她说走红地毯此话当真?

    我说OH YEAH 到时候咱俩并肩走。——吁吁手记之九

    盗版猖獗,院线发行之后的价值链(DVD,电视,商品等)上没有指望,于是中国电影把相当大的利润可能寄托与广告植入上。

    谈了一整天的广告植入。有进展,有进项。更越来越有有巨大的怀疑。这能是投资回收的指望吗到底?!

    关于盗版,对于国内这样的社会环境,晓之以理显然不能奏效。或许动之以情是个办法?让所有心中尚有些悲悯之情的电影爱好者探一次班,看看上至导演、制片人,下至场工、助理,是如何象下层(深)蓝领一样做苦工,也许大家就都不好意思买盗版了。(亏得我们没有动作戏,要不还得玩命。)

   昨晚大组凌晨五点多才收工回来。中午再开会,人人枯发绿脸红眼,惨不忍睹。——吁吁手记之十一

今天没有媒体探班。从今天开始暂停媒体探班了。前两天有南方媒体娱记探班,把戏探了个底掉,葛老师造型也给爆了,而且不知怎么打听到林大美女的住处,擅自摸了过去。等发在版面上,绯闻、小道消息什么的全糊上了,题目也骇人听闻。

     什么情况啊这么生猛?一看记者名字,大家说瞎了,正是窦唯烧车烧的那位——狗仔队的狗头(又有称头狗)。——吁吁手记之十四

    有我的戏。属于路人甲,身份基本算是搬运工吧。台词就一句:劳驾,劳驾。全身大部分是被遮住的,估计最后入画的只有半个脸(好在脸大,加上光头,应该能抢点视线吧)。虽然戏不多,但跟我搭戏的正好是影片的三大主角:葛老师、林大美女和JOHN。初上大银幕,戏份不俗哈!——吁吁手记之十七

本片有两紧张:预算紧张,时间紧张。重重紧张之下,人都给逼的神叨了。

    美术、服装、道具、群演……一切都嫌贵。都往死里省。但还是破了两次财,摄影助理打坏了一个镜头,六千;美术打碎了一个灯,两千。大家都怕了,干什么嘴里都叨念着:小心,小心,挺贵的。

    上周末从山上下来,葛老师看大家累得不成人样,自己请客在东来顺犒劳全组,从场工到出品人,八桌。席上喝酒,有喊“干杯,干”的。葛老师估计是在组里熏陶的,连声说“别干,别干,酒挺贵的。”

拍摄时间有限,现场做事都得小跑着,人未到,嘴里得吆喝着:演员来了,路上呢路上呢;道具来了,路上路上呢;服装来了,路上呢路上呢……

    看监视器的时候,我管身边的一位要根烟。这位一边从兜里掏,嘴上一边急急的答应着:烟来了烟来了,路上呢路上呢。——吁吁手记之十八

    在外每日磕头求人铲事救火。临近杀青,拍摄过程中暂且按下不表的问题一一需要最终解决了。如果不是抱着点爱谁谁的无赖人生观,每一天都是无法逾越的深渊。——吁吁手记之十九

    望京,我的家;天安门,全国人民集体的是非之地;还有,东华门小吃街,复兴门彩虹桥,友谊宾馆,金融街,月坛,都是这两天拍摄的选景。对我来说,是四面八方,故地重游。每一处当年都流连过的。比如金融街连卡佛后面的那个大三角的绿地和店铺加星巴克围拢的区域,说它是纽约城中一角也不不可,十多年前刚工作的时候,常跑这一带吃涮羊肉,半夜还经常是,专点肥油的羊尾,一条破胡同而已。

    拍月坛的戏,在公园里面转了半天,那几幢平房看来是找不到了,西城区婚姻登记处:一间办结婚的,一间办离婚的。当年领证的时候我们还站门口牌子前留过影。

    《梅兰芳》宣传期间,关于北京,陈大爷有个心有戚戚的说法:现在的北京不是我心目中的北京了。意思大致是感叹旧光景时北京的那份平和散淡已然消失。我同意,但并不以为这有什么要了命的不好。与当年的平和散淡平行存在的,曾经是贫瘠、肮脏、乏味,同任何时代的回忆者一样,这些负面回忆常常被回忆者不自觉地屏蔽掉了。

今天的北京,大面上基本是经济繁荣中收获的富贵,也处处显露着富贵催生的庸俗和恶俗,我们所拍到的,从金融街起,经双子座内的兰会所,到最终也禁止进入的国贸,属富贵风尚一线吧,也算庸俗汗恶俗一线吧?

    这都没什么不好!至少是花团锦簇的一大盘多元化。换句话说,是一种值得生活在其中的人嘲人并自嘲的原料。而在整体风格上,它是一种可爱的邪性。我们的电影就将是这么个调调。——吁吁手记之二十一

    导演这两天又没刮脸,腮帮子上支愣着小丛的白胡子,不知道是以前就白,还是拍戏拍白的。前几天我也注意到自己的毛发。反正本来就是少白头,三个月来又添没添新白无从确定;但胡子的确是新白了一些的。

    今晚关机饭,我们得喝点!——吁吁手记之二十二

    曲终人散, 天涯各处。

    五十几天前进驻的人、机、衣、灯……包括一猫一狗两只小动物,半天之内,散得干干净净。有回台北的,有回西北的,有回长沙的,有回长春的,有回吉林的,有回柏林的,有回洛阳的,有回洛杉矶的……

    有八零后的制片助理提前就声明不参加关机饭——说受不了告别的刺激!这倒真是实情:剧组的生活,就是一场为了告别的聚会。

    新年过后,后期开始。吁吁手记就在此告一段落了。下周回洛杉矶小休几周后再回来。依照常理,剪辑房内的时间应该是一部电影制作过程中最享受的时光。

我很期待。——吁吁手记之二十四

 

    怎么样,你有期待了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图说
后一篇:事实上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