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又来了,深圳的春天遍地金黄落叶,在风里舞蹈,像MTV外景地。真美。还有新绿,和红花。木棉硬朗支棱得不像花,勒杜鹃很容易就热烈得一塌糊涂。
要找的一条稿子老也找不到,就顺便贴了又贴。
春天来了
四康
过年后,各年级小学生语文课本第一课总是讲春天的,由浅入深,从春天到,百花开,到比较细节的描写,一年年提升和更加细腻。总归是冰雪融化,万物复苏的路子。今年鸭子的春天课文着重讲了鹅黄的新叶。鸭子就来问我,树上的黄色叶子,可能是新叶,也可能是要落的枯叶,怎么区分呢。我很武断地说,这个没有可能,秋风扫落叶懂不懂,旧叶子在秋天就落完了,春天树上的鹅黄色,一定是新叶子。
这话说完没多久,我开车走在香蜜湖邮局后面一条树冠合抱的路上。这条街很僻静,没有行人,路窄车稀,紫荆花和鷚杜鹃从各个犄角旮旯探出头来怒放。当时有风和细雨,风起叶落,漫天飘舞,地上薄薄一层枯叶在风中打着小滚,车轱辘碾上去沙沙响。我当时的心情宁静而略略忧伤,类似悲秋之伤。那一瞬间我忽然发现了自己的粗心,鸭子问的问题很到位,深圳的春天就是落叶和新叶并存的啊,树上的黄色叶子,的确可能是即将落下的枯叶,也可能是新发生的嫩芽。要细细辨别才行。深圳的春天,兼有内地秋春两季之美,一边代谢,一边新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感觉,和北方秋天百花凋肃,春天万物苏醒的坚决和鲜明太不是一回事了。
这么说,深圳的小学生课本应该独立编写。应具岭南特色。现在的小学生课本,都是站在北方的角度编写的,那些季节的更迭和语文学习上的对照节奏,很让深圳的孩子困惑。鸭子问问题不只一次了,都是关于气候的,她可能也是觉得课文和窗外的风光对不上号吧。深圳四季不分明,温暖也比北方更早发生,寒冷则很站不住脚,夏季炎热挥汗如雨,有台风骤雨,冬季短暂,没有北方的雪,很典型的岭南气候。现在的教材这么大一统,不利于南方孩子从地理气候上,掌握语文。
我算是在北方、江南、岭南都生活过的人。最喜欢岭南的气候。北方太坚决了,干燥到底,我已经完全对付不了空气里水分含量那么少的日子了。江南冬季的阴湿,很让人绝望,我现在想起来在江南读书时,宿舍里冰凉的被子,心里都很惆怅,那时候的性格跟现在不一样。现在郁闷了,是满世界喊着郁闷的。那时候什么都在心里,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江南就是那么个调调吧,很腻歪。岭南最大的不好就是烈日灼人。但是她有那么多的好处啊,鲜花盛开的暖冬,长长的晚秋,意味深长地把冬夏连接起来。夏天热着热着,来场台风,那种爽,不经历不言传。尽管我们的皮肤被阳光熏得,说好听点呈麦色,说不好听点,黄气上升。但是哪里的天空不催人老呢。这是我的个性化语文课本,用自己行走体验写成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