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民需要偶像

(2009-03-03 15:55:38)
标签:

偶像

院士

出场费

靶子

文怀沙

文化

分类: 笑傲江湖

 

    专栏

   

    文怀沙事件,像很多古今文化官司那样,已经到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阶段,浑水一潭,什么都看不清楚,我看了李辉写的为什么质疑篇,显得很私人,这种情绪,即便占理,也是私理,很难一锤定音。除了年龄能查之外(也难查),人品,道德,学问,谁说了算啊,乱世咣当入狱,盛世封英雄的人多了去了。何况一个人在不同的层面,可能有不同的面孔,善恶相反。还有学养,学术界同样是名利场,会包装会营销的人,比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人,容易浪得虚(实)名,是明摆着的。但这是个定理,不是公理,不可以反推。我们不是当事人,没有慧眼,有也不值得辛苦慧眼。这场争执最后结果是双方出场费(文人不能叫出场费,也差不离了)都看涨,江湖声名看高,双赢。你看网上的骂阵中间,不是夹杂着很多看客在问吗,谁是文怀沙?谁是李辉?这下知道了,很快无聊看客们(比如你我)就有了观点和立场,参加到真理越辩越迷糊的战役中来。其实呢,谁也没怎么弄清楚是非曲直,但是人人需要借尸还魂地表达。再说人民需要偶像啊,所谓偶像,既是偶,也是像,就是说神也是它,靶子也是他。用公共偶像说事,无论赞成还是反对,都很安全,总比赞成或者反对身边的同事甚至领导安全。

    举个例子吧。我父母在一家国家科研机构工作了一辈子,科学家们心中对谁的学问好,自有一个内心排队,跟谁是院士,谁出书多,谁得奖多,谁拿国务院津贴无关。知识分子要体面,不会公开闲话,但是腹诽也有声音,从小听多了,我看科学家们跟外人完全依照名气和见报率的理解是不样的。去年他们中间的一个院士发表了篇文章,说大气污染跟人口污染有关,所以应该国家应该征收人口税,税收专项用来改善空气质量……这下激起千层浪,网上骂浪滔天不说,家里电话没日没夜的轰炸,全家里人都被搞崩溃,最后只能拔掉电话线,结果连累到院里电话号码相近的一个同事,骂人电话铺天盖地误打过去……这年头,减税还来不及呢,还征人头税,老百姓可不不干吗。这事,让清高的知识分子们看到了公平,你不是知名院士吗,你不是位高权重吗,不管别人服不服,那位院士某种程度上说,就相当于靶子,你是名人,是台上的人,你的声音抵达高度不一样,你的受瞩目度不一样,一举一动引起的动静不一般,得到多,产出多,风险大,得罪了群众,骂声也大。

    现在小学生都会说,偶像就是呕吐的对象,知道人民要偶像干嘛了了吧,浇心中块垒用的。至于覆舟还是载舟,那是水的事。所以我一看到名星抱怨自己没隐私,被狗仔队迫害,就觉得矫情,你吃开口饭的,没人关心你隐私,没人偷拍你,出门没人围追堵劫,难受死你,装什么啊,关注度跟名利成正比,没代价哪来利益蜂拥啊。某种程度上说文怀沙就是一个包装精准的偶像作品,他需要贡品和享受被供,有人需要供着别人,这不一拍即合吗。其实生活里的很多人,就真适合他们的位置吗,但是显得很合理,因为有合力在起作用,你合适,你没合力啊。对精神供奉者来说,找个偶像供着类似拥有宗教,那是人生方向,自我需要,这就是合力之一。李辉对文怀沙的质疑,某种程度上说,其实是抬了轿子。老子讲话,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显然逆向思维很重要,文怀沙如果真是国学大师,深谙其中玄妙,会感谢他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一堆10元新票
后一篇:很符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