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瞭望周刊》的幸福城市评选进行三年了,2008年评选揭晓以后,我参与策划了一个关于城市记忆的深度报道选题,有些话一望无际言犹未尽。因为无论哪个城市,都是深圳人的出处,虽然深圳年年徘徊在20名左右的样子,但是我们幸福着所有城市的幸福。
身边有很多星座痴迷,见人三句话必涉星座,碰到星座加血型和理论性格完全对不上号时候,相当于疑难杂症出现,我会提醒,要加上哪里人,比如白羊O加广州,或者射手A加成都……这样一大半疑难杂症得到解惑。除了出身,没有什么元素比你的居住地更感染和影响人的精神和气质了。一座城市幸福不幸福,跟这座城市性格关系重大,有的城市性格本身就是幸福,有的性格属性离幸福就有点远。离幸福有点远的事写了就挨骂,这事试过不想再试了。大过年的,我就只说好的吧。
幸福城市中,江南城市居多,杭州、宁波、无锡、绍兴、长沙,占了五席。江南自古是富庶鱼米之乡,富庶不是大富大贵,是一种藏富于民世代殷实的从容,幸福的芽当然容易普遍发生在这样的土壤中,而不是贫瘠干涸甚至仇恨的心土上。暴发的不靠谱,非几代人沉淀不可。仓廪足,知礼仪,没的说。
杭州在幸福城市评选中,连续3年夺冠。那是我生活过4年的城市,幸福对杭州人来说,那是一种义务,人间天堂啊,你怎么能不幸福呢。杭州人的幸福生活是每个人的自觉,他们为自己的城市骄傲,生活中充满恬淡必然的形式感。我的经验都是20年前的经验了,中秋夜,一家人,或者一小撮朋友,提着篮子,里面有各式月饼果子,到湖边,格子布一铺,蜡烛点上,举杯邀明月。我从粗凛的燕赵北国来,这景儿都看痴了,那感觉,天上繁星,地上烛光,简直民间红楼。学生兜里都没什么钱,宿舍里杭州的同学用买一个月饭票的钱买夏士莲涂脸,也没见她饿死,抽屉里搜刮出点意外碎银子,欢天喜地立马去买了零食手里捧着。我骨子里那股寅吃卯粮,花了再说,享受大过天的劲,应该不是来自精神高于物质的北京,是来自充满末世奢靡余风的南宋偏安之地杭城,18岁正是吸收的时候,看到什么,就能长到性格里去。不慌张是幸福的另外一件衣服,有钱没钱杭州人很少慌里慌张的。
北方城市中唐山入选,我想也跟主动幸福有关吧。某种程度上说,唐山人都是幸存者,年纪轻的没经历地震的,那是因为父母幸存,才有他们。经历过大灾难的人,对幸福的理解不能同日而语,他们嘴里和心中的感恩二字,货真价实。所以汶川地震时候,唐山人民间去救援的最多,他们认为,我活下来了,也有义务帮助汶川人活下来。这不是大话,是千里走单骑的行动。幸福对唐山人而言,就是拥有呼吸和把握生命,如此低的幸福门坎,不是所有人都能跨过去。
刚刚接到北京一个女作家朋友的短信,说打算卖了北京的房子,到青海的玉树县建栋藏式房子,生活重心迁移到远离流言和喧嚣的地方。网上很多关于她的负面新闻,连续厌世。我短信问候了下,朋友回说,北京已不能够生活。这话真让人难过。大都会中的人,见识和诱惑此消彼长,真的比小城流水难把握很多。幸福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能量,大都会消耗能量的地方太多,个体脆弱些的,价值观太容易被吞没。北京上海纽约东京香港巴黎……都是这类都会,居大不易,幸福不易。至于深圳呢,介乎小大之间,这两年深圳的奔跑速度降下来,晨钟暮鼓的寻常味道多了不少,这是幸福的初步底色,只要自己不乱涂乱抹,深圳人把握一份个体的,不攀比的俗世里的中等幸福生活,不是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