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我住的小区,市政府最大的福利房社区,曾获联合国人居奖,山光水色,鸟语花香,公务员和机关事业单位供职者聚居地,不用说名,深圳人都知道。这个小区发生什么擦碰,冲突一但升级惊动警察引来媒体,读者网民最先猜测就是纠纷双方的来头背景,而不是是非曲直。比如前周新闻,一对夫妇与一个年轻女孩因为一个车位发生争执,最后夫妇砸车打人,第一天的新闻也是指直接双方来头,说打人夫妇背景不小,年轻女性则是省检查院公务员,打斗双方是硬碰硬。后续新闻是打人夫妇接受采访,说我们没有背景,是普通商人,我们愿意赔辆新车,下跪也成。年轻女孩则始终没有露面。网络舆论也从一边倒部分转向打人夫妇,跟事情原委有关,也跟双方身份的市民心理分数有关。
今年六月,还是我们那个村,有环保局官员酒后驾车撞伤的新闻见报,撞人后,车辆没停,年轻女子被挤压在“环保执法”车和路边停的一辆车的中间,身受重伤,满身酒气的男子下车后不但不道歉,大呼小叫,嚣张恶劣,扬言要找黑社会摆平,最多花一千万。最后查明,撞人者一介小副科长,让人发指啊,真是不严惩不足以平民愤。
无独有偶,深圳市海事局党组书记林嘉祥日前涉嫌在酒楼公然猥亵一名为其指路的11岁少女,被女孩父母质问的时候,此人手指着女孩父亲叫嚣,你知道我是谁吗?我是北京交通部派下来的,级别和你们市长一样高。是我干了又怎么样,你们这些人算个屁呀!敢跟我斗,看我怎么收拾你们。
可以想见,那种撞人之后嚣张到找黑社会的小小副科长,和这位“北京来的,级别跟你们市长一样的高官”之间,就是“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无耻版本。对这种恶人,用铲除二字伺候,不为过。
回到我住的小区,我在村里有过两次跟人发生冲突甚至濒临挨打的经历。一次是下班时间进闸车多排队,也算不多,一辆车一辆过呗,几分钟的事情。马上到我的时候,一辆捷豹倏地抢到我前面。事发荒郊野外的我也就认怂了,这在家门口欺负人谁咽得下气啊,我抬脚一给油,堵住捷豹,谁也别过。结果呢,喷火眼光一对视,傻了,认识,尴尬咧嘴一笑,男让女了。捷豹主人不算高官,是个中资法人,平常挺豪爽的,从此再不打交道。这样有意思吗,不同于其他商业小区,我们村,说不出三个人来,就有熟人了,邻居交恶,类似职场反目,破坏性无穷无尽,干大事业的人睦邻都不懂吗,撒野拜托远点啊。
还有一次我夜班,车被堵了,保安去请堵我车的业主,等了半个小时才请下来,一个五短身材的男人,梗着脖子,摔摔打打一脸吵架的架势。这种事,其实就是个态度,可能以为这么晚了,车不会动了,解释一下,说个对不住,让开就好了。可摆着那个臭嘴脸,谁是吃素的啊。我说先生,我站在儿等了你半个小时啊,该摔摔打打的是我吧,不说你堵不堵我的车,你也停得太靠路中间了,找被刮呢吧,驾照买的吧,停车停成这样。对方马上暴跳如雷,从车里弹出来,要动手的样子(看来在我们这个小区,打人事件随时准备着)。我掏出相机来,说打人,真有种啊。你以为我深更半夜玩去啊。我是夜班编辑,耽误了版样签样押,得到一条社会版恶心新闻,也算物有所值了。我调出相机的夜晚模式,对准了车牌号准备拍,嘴里嘟囔着,报纸迟出,编辑被一辆WDXXX的本田堵住,车主动粗撒野。保安赶紧拦着我,又转身去劝五短。五短估计也是个副科正科的吧,犯浑犯惯了,但是脸是要的。见我摆弄相机,他就着保安拉他的劲,骂骂咧咧地上车,倒车。保安又转过来拉我,说算了算了,他醉了,您还赶时间上班呢,别耽误了。不说职业身份,你说业主当成这样,多让人家保安笑话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