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这一周,除了奥运,真是找不出第二个话题来了,群体和个体所有的注意力都在那儿,相比之下,吃饭睡觉,都成了很额外的事,一睁眼就惦记着比赛。奥运魅力啊,别说赛场中人了,全球人因此夜不能寐。
央视为每位夺金热门运动员,都提前做了小资料片,这样一俟冠军出炉,观众就能第一时间了解英雄来龙去脉,从他们的经历中,得到各自心目中的为什么,太值得问为什么了。奥运会,仿佛是一场浓缩的模拟人生大比拼,所谓浓缩,一将功成,万将老去。顶级荣誉,顶级得失面前,经验教训当然也是特别浓缩的,值得研修。在中国奥运冠军中,我找到一个可以合并同类项的词:复出。这是研修结果之一。她们是妈妈柔道冠军冼东妹,三度退役三度复出的举重冠军陈艳青,曾经退役卖服装的郭文珺。
冼东妹给4个月的宝宝强行断了奶,参加奥运集训的,从一个产妇到蝉联奥运冠军,这中间要经历什么,不用多说吧。陈艳青雅典奥运之后退役,又被动员参加了多哈亚运会,得冠军之后,再次退役,又为了家乡江苏的荣誉,参加了在苏州举办的十运会,宣布退役后,北京奥运会国家需要她出征,责无旁贷复出。陈艳青朴实的农民爸爸,不希望女儿再多一块奥运金牌,因为也未必能得,而是希望她早点结婚,父亲眼中,金牌不如正常生活,不能小看亲人价值体系冲突的阻力。郭文珺因为成绩不稳定,无缘十运会,赌气退役,在商城卖了一年服装,又被叫回运动队,归队之后,状态神勇,充满大将之气。无论如何,现在她们终于站在和再次站在了奥运会的领奖台上,千万宠爱集于一身,所有的代价和心血,那些泪水、汗水伤痛,那些难熬的岁月,一切是如此值得,因为复出。
首先她们曾经辉煌,也有再次辉煌的资质,最最关键的是,有给她们机会的人——认定她们有更壮丽前程的教练,这是她们复出的核心人物。她们因此回到残酷竞技和有关国家荣誉的漩涡中心,然后加倍付出,得到巨大回报,这是她们故事的共同中轴线,很让人振奋和感慨。
《庄子·大宗师》云“善妖善老,善始善终。”这是中国人最讲究的境界,善终的智慧甚至高于善始。所以选择在什么时候退出,就显得很有技巧性,体育也是这样,虽说赢的感觉太好了,但是见好就收,是体育人都懂的规则,做不做得到另说,与其说世界上存在激流勇退的智慧,还不如相信击鼓传花的命运,当当当当,停!就是你了。很多体育项目的特点,都是以失败告终的,像跳高、举重……你即便得了冠军,想继续挑战记录,终有举不起来的时候,终有跳不过去的时候。这时候败走,往往让荣光蒙灰。你败给了自己也是败。所以有的运动员选择在自己鼎盛时代退役,留给世界一个最华美最令人思念的背影。遗憾固然遗憾,因为很多时候,身处顶峰还是云蒸雾霭后面有新顶峰,是无法分辨的,能依靠只有信念和苦练。
总之冼东妹、陈艳青和郭文珺,她们勇敢回来,这份勇气本身也是体育精神。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起来时路,都是泪水晶莹,这也运动员比普通人更有强人意志的地方,谁敢说复出就能赢呢,祝贺她们赢了。即便输了,也要放长眼量——开幕式上空中点火的金牌王李宁也是败走的,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失利,让他从巅峰跌落。现在20年过去了,再回望李宁来时路,点燃奥林匹克圣火的瞬间,他其实是登上了新的人生巅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