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有没有注意到,街头背图案环温暖的环保包的时髦女孩子多起来。
因为一个采访,浏览相关搏客,发现连接了一个“小袋子改变大世界”的活动成员链接。
曾经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的塑料袋,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同时,所造成的污染已成为当前环境治理的重点难题之一。国家6.1“限塑令”前夕,相关机构联合发起
“小袋子改变大世界”行动,即“每天减少一个塑料购物袋、每人增加一个环保购物袋”。活动还包括理念、设计、参与、评比、颁奖等诸多细节。我们每个人参与不参与这种有形式感的活动,6.1以后,生活方式都面临巨大改变,塑料袋收费,不是小事啊。上两周去宜家,因为塑料袋提前收费,就没要,直接把购物车推到车库,东西堆了一车,到家取的时候相当零碎,就想这么下去也不是事,要有替代品。
我努力回忆着,塑料袋横行之前的时代,我们用什么。慢慢的,姥姥胳膊肘挎着竹编菜篮的轮廓清晰起来,每天姥姥从菜场回来篮子里装着一尾鱼,几棵青菜,几两鲜猪肉,就是一天美味,的确跟我们现在一周冲到超市里一趟,瞬间一购物车规模的大肆采买,然后哗啦哗啦分装到十几个塑料袋中,人民采购员般备战备荒地运送回家,显得岁月悠长和滋味细腻。我自己刚工作的时候,高级的包包买不起,大路货不喜欢,喜欢手中提一个图案靡丽的纸袋,采访本、墨镜、纸巾、化妆品啊之类的,通通装在里面,很自我的调调。纸袋常常是亲戚朋友从国外或者香港带回来的购物袋,通常挺有设计感,一个纸袋用个把星期残了,不挺括了,再换一个,其实就是环保袋。
这也是个回不去头的时代。
塑料袋发明和使用的始作俑者,欧美国家始终未沉迷于无法自然降解的塑料袋,他们用纸袋,无论蔬菜和面包,都装在桶状的纸袋里,抱在手上。纸从哪里来,得多少树啊,还是浪费得让人发指。所以可以多次使用的无纺布购物袋,必将成为一个市场宠儿。大品牌环保袋风生水起,去年初夏,Marc
Jacobs推出时髦环保拎袋。简洁的外形和清新整洁的白色,配以黑色的“MARC
JACOBS”与“NEW YORK SINCE
1984”,在炎炎夏日中,手上清凉。其副线品牌Marc
by Marc
Jacobs设计了一款个性十足的环保拎袋,米白的斜纹帆布,有质感,高低错落的摩天大楼,光影交错,繁华的都市夜景跃然拎包之上,洋洋洒洒的Marc
by Marc
Jacobs字样穿梭其中,仿佛一支流动的夜曲。DKNY亦于今季推出一款环保拎袋,米色的帆布袋身上,赫然印有“USE
ME”、“REUSE
ME”字样,率性的语言直接表达了品牌所崇尚的环保理念。英国头牌设计师安雅·辛德玛奇设计的“我不是个塑料袋”的手提袋,去年4月25日在英国限量销售的那一天,狂热的人们从凌晨2时开始扎营排队,到上午9时2万个手提袋就一扫而光。不知人们如此狂热,是因为关注环保,还是因为觉得花5英镑就能买一个奢侈品的牌子?到底安雅·
辛德玛奇的包包通常每件都有几千英镑啊。
相比之下,国内品牌仍然有很大想象空间,包括品牌广告,企业形象,都可以放在小小环保袋中施展。
“限塑”后,环保包必将气象繁复,花色旖旎。出席派对的名牌环保包,超市宠儿企业广告环保包,买菜的无纺布包包……在这个理念先行的设计时代,其格局丰盛,令人期待,或许成为收藏界内新热,和时尚达人们的追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