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相信也是一种需要

(2007-12-19 13:35:21)
标签:

影评/乐评

分类: 娱事
 
    专栏 
 

    上周看《投名状》那天,激烈思想斗争了好几下子,因为晚上有艺术人生《士兵突击》下。最后还是去看了《投名状》,感受总之一句话,我没跨越我的性别,在这次以男性观众为首的如潮好评声中,我很不开眼地认为血腥,也是有级别的,刀起头落,实在瞅着害怕。看电影回来,赶紧上网上补看了艺术人生《士兵突击》下的视频,情绪才熨帖不少。这样两个看似有关又无关的影视事件,在我心中就这么有了一个小冲突,先是时间上的,后是心理上的。

    《投名状》不能说拍得不好,借用高连长的话,起码有大片的皮,也有大片的里,不虚妄,导演没有沉迷于摄影大师的境界而忘了叙事本分,真的是在结构故事,真的是在解构人性。但是电影给我们的是什么呢,是对人性的彻骨悲观啊。从秦始皇统一中国,书同文车同轨,机关算尽权术起伏两千年了,人类变得善意一点没有?李连杰利用泣血为盟的兄弟情,成就他君臣父子的理想,他践踏的是人类最最本真的手足情意,他自己呢,也算为了理想身先士卒,忍饥挨饿,攻城略地,流血牺牲,最后还是螳螂一枚,是众黄雀所不容的异己,来自背后的枪子儿一点不含糊。《投名状》把人世间的不信任和绝望一股脑地倒给观众。看着代表纯真赤诚的金帅哥的震惊和愤怒,我们没有愤怒,只是悲观。

    相比之下《士兵突击》所带给我们的,用康洪雷在《艺术人生》中的一段话,可以概括:从1985年考导演系失利,到2000年拍出第一部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15年磋跎,我用乐观和诙谐的态度,掩饰着自己的窘态和无奈,我用这样的心态看待世界,从善如流,学到很多,对人对事,有一种感谢之心。中国人多数是在批评中长大的,但是赞美的力量,无法估量,如果有人告诉你,你的祖国很伟大,你的家园很美丽,你的朋友很真诚,这样的声音是有力量的,相对于批评者,我愿意做教化的后者——赞美。

    如果你是突迷,你就会相信,康导不是在说大话,他的确在用镜头,带领我们长久地感动、赞美和信任。戏中最不单纯,最有不确定性的角色是袁朗,他代表磨难、刻薄和非人性的技术高度,出现在许三多们面前。面对新兵的不信任质疑,他说:我不会践踏你们的理想和希望,我不能,因为那是我最珍惜的部分,也是我选择你们的第一要素。我只是想,你们在没有这些东西的情况下,也能生存。在更加真实和残酷的环境里,还能生存。这段台词是导致我坚定喜欢这个角色的重要原因。因为袁朗更难,他不能像高成那样酣畅淋漓地为人,他要教会部下的是在最绝望的情况下,在完全失去理想和希望的情况下,坚持理想和希望。

    说实话,在现实中人人可能濒临绝境,在没有帮助和依靠的时候,勇于存活的能力,谁有,谁就有机会见到未来,谁就可能赢。这就是《士兵突击》最昂扬的地方,不是简单的前进前进进,而是试图把人性从黑暗和绝望中引领出来。康导说,“我拍《士兵突击》,心里很明确要讲述一个‘相信’的故事。”他说,“我一直很相信很坚持。我愿意表现现实社会的美好,人类的善良,民族的希望。当然,我也遇到过很多问题,但我不喜欢抱怨。”在这样的高度之下,再看史今的克己为人,高成的昂扬信念,许木木的永不放弃,都有诚意基础。

    所以,影视作品要把什么样的东西给观众,是《投名状》的人性黑暗,还是《士兵突击》中人人从心底里开出一片片漂亮的花,这既是一个选择,也是一个境界。娱乐时代,教化退居第二位了,似乎。但是如果教化者,身心真诚抵达了那个高度,还是让人服气的。对观众来说,谁说感动和相信不是一种需要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虚妄
后一篇:巫术精进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