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一般一段时间身边发生的事,或者进入视野的东西都是成系列的,不是多刻意,有心理暗示也有水到渠成。比如前一段看《整容室》、《格蕾解剖》和《豪斯医生》,围绕着手术室转悠了很久,那些医学专业名词半懂不懂的,终日被生命无常感所笼罩,以至于对自己的身体高度神经,身边多了很多医生朋友,这就是入戏吧。再早一点热衷有点灵异感的《英雄》和《阻魔人》,前者有关进化,进化决定了每个人都要做违背自己天性的故事。后者鬼片路线走得很彻底,我几乎被逼真恐怖和异度空间感把魂吓丢了。
最近的娱乐方向是律师界。刚看完《律政狂鲨》,现在攻读《波士顿律师》,觉得律师真是魔鬼啊,证据主义加上人格魅力加巧舌如簧,活人说死,死人说活,法律怎么有那么多空子呢,有点意思,这个行当。
还有大家都在看的《越狱》、《绝望主妇》、《迷失》这些大家都在看的当然没放过,一季季地都与时俱进地追随着。这些都是悬疑片,这么等着,N多问题得不到解释,N多人物不知好歹,生死未卜,怀揣一堆悬而未解的疑问,绝对是折磨,连续折磨。有些不是很重要的,比如有些亚裔的演员,在这些剧集里交叉出演,我就更错乱了,记忆里常常因为小人物的串联的位移,而发生整体性迷糊。哪天我神志错乱了,乡亲们记着把所有的碟再给我放一遍,就理顺当了。
也有辉煌的,《欲望都市》7季,《人人都爱雷梦德》9季,《老友记》10季,全奋斗完了。这得多少时间和精力啊。面对时尚教母,和一夜老去的老友们,我看着镜子中自己和剧集人物同步衰老的容颜,觉得如此奉献,很是荒唐。
所以当好莱坞编剧罢工消息传来的时候,我的惶惶不可终日状就可以理解了,我的生活我的爱恋我的体验我的精诚所至我的金石为开我的永失所念……都密码一样藏在这些剧集里,不能停止啊。
相对于我的忙活,我那些早年赴美的同学,也没闲着,他们坚守在别人的国家里,看了多少国产电视剧啊,原来是租带子,现在租碟,一直和祖国的播放保持收看同步,我们放什么,他们租什么。他们很喜欢在MSN上和我讨论那些我名字都没怎么听说过的国产连续剧,还有里面的大小明星。我一说没看过,或者不熟悉,他们就表现出鄙视,你怎么这么闭塞的?
这就是地球村的妙处,大家各取所需,所需就是远方,人类的需要在远方。说实话,忽略思乡因素,美国人民的娱乐眼界基本抵达极致,如果看了《24小时》,再看《七日》,不用说了,惨不忍睹。看了《欲望都市》,再对照中国版欲望都市的《好想谈恋爱》,四个字,看不下去。还有《绝望主妇》和《无穷动》甭管有没有一拼,反正海报上往一块说事了,货不对板说明什么?说明任何第二都相当于赝品,永远是。对于后来者来说,抄袭和模仿是第一步,但是这一步必须跨过去,滞留不前,流连忘返,就是自取其辱。当然也有强的,国产《士兵突击》就比美国的《ARMYWIVES》强,同是军队题材,后者一如既往地娱乐大于教化,前者对情节的推动,人性的铺陈,对观众心灵的撼动能力,对理想对尊严的捍卫,让人自豪。我这次真是为国产电视剧自豪了。
我在美国的同学热衷国产电视剧,对他们来说,相当于免机票回国省亲吧,如果是我,我也会千里追寻的。但是现在,我在岸这边,超级美剧粉丝当着没商量。《欲望都市》有句广为传诵的台词:爱会逝去,但鞋一直在。和剧中的女人们一样,金·凯特罗爱鞋如命。打开那道银边白漆的衣帽间门,只见到眼前摆了整整一面墙的高跟鞋,每一双都出自名设计师之手。淡金色、艳粉色、豹纹、镶满宝石、马毛、缎面……美得像个梦。
娱乐带给我们的就是离我们很远的那些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