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发现人生真谛让生命更精彩

(2011-01-10 13:05:01)
标签:

白佛言

万象

须菩提

诸菩萨

菩提心

杂谈

分类: 杂谈美学



第二品、善现启请分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第二品展现的情景是其乐融融,很亲和的。大多数人的印象中,佛都是庄严肃静的,似乎高不可攀的样子。实际上,佛也很亲和。佛有万象,但每一个是佛又不是佛,这就是佛法的奥妙之处。如果我们想像一下上学的情景,就会马上明白法会的情景是什么样子。只不过上课时,老师讲的是语文数学英语,而佛讲的是人生真谛。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在佛和众弟子静坐之时,长老须菩提心中突然有了怜悯众生的尘念,于是他从静坐状态中醒来,在大众中站起来,偏袒著右肩,以右膝跪地,双手合拿,虔诚恭敬地向佛陀提出自己的所思所想。这一点大家要看清楚,佛在世时,在大众心中的地位有多高,又有多么亲近。“偏袒右肩,http://s9/middle/4be8c97bx9a5288f0f828&690右膝著地,合掌恭敬”是须菩提从心而发的,自发自愿的向佛表达敬意的礼仪。想想佛为我们解除人生烦恼,助我们达到人生圣境,我们怎么表达敬意都是不过分的。这和对皇帝的三拜九叩完全不同,我刚才讲了,这是自发自愿的行为,没有掉脑袋的担忧,只有真心实意的感恩。须菩提说:“人世间希有的,为了普渡众生脱离苦海而生的佛陀!你最善于爱护顾念诸菩萨及众生,善于教导付嘱诸菩萨及众生。现在我有个问题想请教你。假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已发起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心,如何才能安住?如何才能降伏妄心?”

    这就是须菩提出的问题,也是本经的主旨所在,以后所有的经文都是围绕这个问展开。须菩提提的这两个问题很大,也很实用,如果大家真听懂了,那就算每天生活在无忧无虑的极乐世界了!其实,脚下便是净土,人人都是佛陀,明心见性就能永远做一个快乐,善良的对社会有益的人。关键就在于你是否是解决了须菩提所提的这两个问题,特别是降服妄心,也就是所谓的七情六欲。

    人要生存,生怕死亡,要活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于是嘴要吃,舌要尝,眼要观,耳要听,鼻要闻,这些欲望与生俱来,不用人教就会。后来有人把这概括为“见欲、听欲、香欲、味欲、触欲、意欲”六欲。七情:喜:喜爱、喜欢,怒:生气,哀:悲伤,乐:高兴,忧:担忧,惧:恐惧,埋在人心里最深层的情绪,思:是情绪控制和恢复稳定的基础,七情是相对稳定的,是人与外界交流所表现出来的,指挥人与外界的互动。七情六欲如果解决了,立地成佛,如果没有解决,对不起,你还是红尘中的一粒沙子。

    要解决这两个问题难度还真不小,例如有款叫《七情六欲》的游戏,主轴就只有“情欲”两个字,在游戏中玩家扮演一个专门替美少女拍摄清凉写真的花花公子,不但能周游众多美女之间帮她们拍摄撩人的写真,如果天雷勾动地火甚至还能把美少女给...推倒,咨意享受畅快人生。这款《七情六欲》的游戏目的就是这样,享受美少女春光撩人的搔首弄姿、与美少女的干材烈火!好多人陷入虚拟的情欲游戏中不能自拔,更别说现实人生中要克制住七情六欲,活出人生真谛有多难了!可是,难并不代表人就找不到人生真谛,只是不到关键的时候不肯做,不经过磨难不愿去发现。有个很有名的小故事,一个人在高山之巅的鹰巢里,抓到了一只幼鹰,他把幼鹰带回家,养在鸡笼里。这只幼鹰和鸡一起啄食、嬉闹和休息。它以为自己是一只鸡。这只鹰渐渐长大,羽翼丰满了,主人想把它训练成猎鹰,可是由于终日和鸡混在一起,它已经变得和鸡完全一样,根本没有飞的愿望了。主人试了各种办法,都毫无效果,最后把它带到山顶上,一把将它扔了出去。这只鹰像块石头似的,直掉下去,慌乱之中它拼命地扑打翅膀,就这样,它终于飞了起来!显然,这个故事中的雄鹰在最后一刹那恢复了本性。换成人来说就是恢复了佛性,发现了人生真谛,从此让生命更精彩了。

 

     假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已发起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心,如何才能安住?这个问题,好多人看不懂,实际上很好理解,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就是一个人一刹那间顿悟了人生的真谛,达到心灵深处所追求的快来、满足感、幸福感。然后把所事情都看了,生命闪现出光辉,感觉心情舒畅,对人生充满信心。实际上,这个人这一刹那,就已经是佛了。但那只是一刹那间的事情,后来,你又因为某些事情,把这些想法忽略或压制了,这就是没有安住。于是,你又成了众生中的一员。 如果有人想经常保持那种成佛的状态,就得想着如何才能安住这些想法。安住想法是件高难度的事情,别看这只是一句,但是真要做起来,那可是难上加难。

 

    佛陀听了须菩提的提问,嘉许说:非常好!非常好!须菩提!正如你所说,佛陀最善于爱护顾念诸菩萨及众生,善于教导付嘱诸菩萨及众生,帮助他们摆脱烦扰。你们现在认真的细心静听,我为你们解说,如何安住菩提心,如何降伏妄想心,善男子、善女人,发了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心,应该如下所说,如此去安住菩提心,不令忘失;如此去降伏妄想心,令它不再生起。大家闻言非常的高兴,都期待地说是的,佛陀!你快点说吧,我们大家都很想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