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赴美生子:中美医疗体制的不同点

(2013-02-25 07:28:53)
标签:

赴美生子

美国生孩子

美国医院

美国宝宝

美国医生

分类: 美国医生医院


小绿妈是助产士出身,做过几年护士,曾经一度梦想去美国做护士,对于美国医疗体制是有初步了解的。不过因为在美国待的时间很短,去美国生孩子也都是自费,这里也只能说个皮毛,希望赴美生子的妈妈能做个大概了解。


私立医院是美国医疗体制的主导


跟国内不同,美国医疗也是走向市场化,公立医院只占医院总数的20%左右,医疗资源大大向私立医院倾斜,出名的好的医院往往都是私立医院,这跟好学校都是私立学校一个道理。


不仅仅美国如此,大多数发达国家都是类似,像我们国内这样,医院都是国企的国家应该是比较少见的。而我们因为长期在国企的思维模式下看待问题,似乎不太能理解作为社会福利性质的医疗资源私有化,如何能规范他们不成为商家或个人谋利的工具。


美国私立医院中有2/3是非盈利性医院,而其他的1/3盈利性医院,其获得的利益也不可以分红给投资商,只能用作添置医疗设备或者扩张医院规模。可能有人觉得,那这样没钱可赚,傻子才投资医院哈?确实没钱可赚,但投资的不是傻子,当财富累积到一定的程度,做很多事的目的就不会只是为了挣钱,社会贡献在这个时候就超越了商业利益。


妈妈们就不用再问这样的问题了,“听说去美国生孩子都是私立医院啊,那有保障吗?”美国人大多都去私立医院,有没有保障他们比你更明白。


美国医生的成长之路无比艰辛


美国医生的收入非常高,与之相配的是,医生的成长之路可谓无比艰辛。


美国普通本科不设置医学专业,必须拿到本科学历以后参加考试,才能择优录取进入医学院。


经过医学院6年的艰苦学习,攻下医学博士学位,但还当不了医生。


必须在指定医院继续进行3年住院医师培训(著名美剧《实习医生格蕾》讲的就是这个阶段的事情),才有资格参加高难度的医生从业资格考试,通过此考试才能拿到住院医师执照。


如果想进一步成为专科医生,还要再进行3-4年的培训学习,之后还要到非本单位的指定国家级专科医院做1-2年的进修医生,这样通过考核后拥有专科行医执照,才能成为专科医生。


这样的培养过程至少需要10年的时间,半途淘汰无数坚持不下去或者能力不行的学习者,剩下的凤毛麟角,而且往往欠下了一屁股债务(助学贷款),不过没关系,只要修炼到这一步,还钱的日子指日可待。


美国医生和医院各自经营


美国的医生和医院是各自经营,医生不隶属于医院,他们好比是两家公司,彼此之间是合作关系。


专科医生(比如儿科、妇科、消化科、呼吸科等)一般都有自己的诊所,病人看病一般都是去医生诊所,只有需要住院或者手术才去医生的合作医院。


在第一次看诊时,接诊护士就会告诉你,医生合作的医院是哪几家,你可以从中选择,一般医生也都是就近和方便原则挑选医院。



赴美生子:中美医疗体制的不同点
                           (嘉惠而医院的医生牌)



医生和医院的费用也是各自收取,比如去美国生孩子,妈妈们需要支付的医疗费用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支付给医生,另一部分支付给医院。


当然,美国医院有医生,这些医生往往是急诊医生,看车祸、急腹痛、紧急外伤等威胁到生命的急病;住院部也有住院医生,应付住院病人出现的紧急情况。


先看病,后付钱


跟国内先付钱后看病的方式不同,美国看病很像去饭店吃饭,都是先看病后付钱。


去专科医生诊所看病不需要预先支付挂号费,各种检查化验等费用也是等全部看完以后给你出具收费单,自费病人可以当场支付,而保险病人往往是账单寄往病人家中和保险公司,后期再按照约定方式支付。


去医院办理入院手续时,也不需要预先支付住院费用押金,全部费用都等病人出院时候结算,自费病人可以选择现金或信用卡当场支付,而保险病人也是账单寄往病人家中和保险公司。


这种支付方式符合以人为本的精神,但是对于医院来说风险很大,美国尚未实行全民医保,没有保险的人不在少数。救护车送过来的病人,医院都必须先救治,各种药品和抢救措施都用上去了,人是救回来了,等到结算费用时,病人双手一摊,我没保险,也没钱。没钱就是老大,医院也没办法,只好再贴点车费送其回家。政府对私立医院也没有相应补助,那么医院只能量力行事了,小医院肯定不敢设置急诊,否则就等着亏钱倒闭吧。



赴美生子:中美医疗体制的不同点
                                (嘉惠而医院急诊入口)



赴美生子:中美医疗体制的不同点
 


相关推荐:美国医院的妇产科


   惠尔医院(Garfield Hospital Medical Center)位于蒙特利公园市(Monterey Park), “市”的概念类似于我们中国城市的“区”,你常常听到的几个赴美生子大本营:核桃市(Wulant)、罗兰岗(Rowland Heights)、哈岗(Hacienda Heights)、阿卡迪亚(Arcadia)都是洛杉矶的市。


  蒙特利公园市对于洛杉矶,类似于朝阳区对于北京,不过也不准确,美国的“市”不分郊区或市区,整个洛杉矶除了市中心(DOWN TOWN),全是大农村,没有高楼,散落而居,山顶上、山坡上、山脚下、山沟里都是人家,这样的居住方式对于基础建设要求比较高,水、电、煤气管道等等都要能通道山上。


 蒙特利公园市号称小台北,早期的台湾移民都聚居此处,于是催生了嘉惠尔这样的华人医院,大量的华人医生、护士和护工,从入院到出院可以不说一句英文。

。。。



赴美生子:中美医疗体制的不同点


相关推荐:美国医生怎样接生?


  小绿妈上一篇博文中说到,美国生孩子其实不用挑医生,每个都不差。结果有妈妈来说: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妈妈说,她都开6指了,还不见医生影儿,都说是因为去美国生的妈妈太多,华人医生太忙,没时间看妈妈。


  小绿妈告诉大家,别说开6指,就算开9指,医生没来也是很正常的事。小绿妈在美国时也常常听妈妈说此事,但是没有一个敢去质问医生,为什么那么晚不来?只是背后抱怨一下,回国在网上多骂几句。如果你一直忍气吞声,一直不质问,你永远不明真相并且含冤抱屈,医生也没有机会解释。

。。。

   

小绿妈,赴美生子第一博客博主,亲历者客观冷静分析,实时动态跟踪,全新全面与您一起全方位思辨赴美生子!



赴美生子:中美医疗体制的不同点

赴美生子:中美医疗体制的不同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