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到洛杉矶已经两周,今天去产检,提前预约了陈芳铭医生,同去的是另外两位将要生产的晨晨妈妈和小蒋,悠悠也随行。
在国内因为计划生育,医生不肯告诉二宝性别。
于是自从怀孕,就一直都有关于男孩女孩的种种说法和猜测,我的肚子尖尖的,全部长在前面,从后面看不出来,和怀悠悠时很像,按照看肚皮知男女的说法,这一胎多半还是儿子,不止一个人这么说。
悠悠也一直说要小弟弟,说小弟弟生出来一起玩一起打,很高兴,小妹妹不好玩。
而我是多么期望要个女儿啊,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中国人古来有之的儿女双全的梦想,还有,女儿多好啊,妈妈的贴心小棉袄,收拾打扮起来又乖巧又可爱,最关键的,女孩子懂事,无乱如何也不会像吴悠悠那么淘气,带他都累死了,再来一男孩还不疯了?
早就听说美国可以告知胎儿性别,已经期待这一天很久了,谜底马上就要揭晓,就像即将打开潘多拉的盒子,于期待中更有一些隐隐地担忧,我是多么想要一个女儿啊,就怕天不遂人愿。
路上,晨晨妈妈问悠悠,“你想要弟弟还是妹妹啊?”
悠悠说:“想要小妹妹!”
“啊!你怎么要小妹妹了,一直不是说要弟弟的吗?”我惊讶。
“我这回改变主意了,就是要妹妹。”悠悠说。

陈医生诊所在一座小楼的第三层,这个楼类似于国内的门诊楼,一楼有药房和各个科室,其他大多数都是医生的诊所,不同于国内,美国的医生各自营业,不是隶属于医院。陈医生的诊所是独立的套间,进门是候诊室,我们进来的时候,一圈椅子都已经坐了不少人了,尽管还有座位,一个墨西哥裔准爸爸看我们三个孕妇进来,立刻很友好地站起来让座。
护士台有个小窗口对着候诊室,来诊的人都要先去登记,相当于国内的挂号,写下名字和年龄,接诊护士是个越南人,会说不标准的国语。因为第一次来,护士给我做了很多说明,诸如医生费用孕30周之前是1700刀,30周后是1600,再加上化验费100刀,还有阴道细菌培养40刀,可选医院是嘉惠尔和圣盖博等等,讲完还要填一些表格。
等待的时候,大家都是安安静静地看报纸或者手机(诊所提供免费的WIFI),想要说话也是低声耳语。
另一个墨西哥裔护士依次叫病人进去看医生,许久,她咬着舌头费力地重复着好几遍一个名字,我才听出来是叫我(嘿嘿,我这名字本来就拗口,老外叫起来更是怪),连忙站起来推门进去里间,右手边是长长的护士台,护士台的尽头是诊室,看到陈医生正在和病人说话。
我被领进左手的小房间,护士微笑着给我称体重,再量血压,抽血的时候,她温柔地说:对不起,有一点点疼。这样的话语听着很温暖。
再次叫我的时候直接领进了检查室,检查室里有一张床和B超机器,相比于国内医院的惨白,这里布置得很温馨,墙裙上贴了一圈小熊和妈妈的卡通图片,靠墙的桌子上,有很多卡片,写着感激和祝福的话,都是在这生产的妈咪送给陈医生的,也有陈医生和一些名人妈妈们的合影,处处透着家庭氛围。
护士很周到地扶我上检查床,帮我整理衣服,把肚子一圈围上纸巾,以避免B超的那种黏糊糊的液体占到衣服上。
陈医生60来岁年纪,台湾人,从医很多年,他腰板挺直,彬彬有礼,温和谦逊,很像一个英国老绅士,他微笑地问我来美的一些琐事,一边用B超检查宝宝,一边在显示屏上指给我看,“这是宝宝的头、、、这是肚子、、、这个是大腿、、、宝宝发育得很好,一切符合孕周大小。”
我忍不住赶快问是男是女,他似乎有些惊讶:“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也不可以知道孩子的性别吗?”我无奈地点点头,他认真地看了好一会儿,然后说,“你的baby是女孩哦!”
那一刻,我有点语无伦次,念叨了好几句:“我真是很高兴!我真是很高兴、、、一直都想要个女儿!”
后面还追问B超是怎么看出来男女,他耐心地解释,如果是男孩,B超可以看到睾丸的显影,女孩子则可以看到小阴唇的显影,呈三条线状,并指给我看,我当然看不出个所以然,就是忙不迭地点头称是。
检查完毕,来到陈医生的诊室,他把检查的内容登记在护士为我建立的孕期病历上,约了下次回诊时间,再送了我一个袋子,里面装着奶水和各种婴儿用品的试用装(美国的婴儿奶粉是不可以在媒体上做广告的,他们的宣传方式就是通过和医生及医院合作,给孕产妇妈咪发送试用装,以此为推广)。
末了,他微笑地送我出诊室,不紧不慢不慌不张地说再见,就像送走客人。虽然门外等着很多病人,医生仍然耐心地对待每一个病人。
回去的路上,心情非常好,不仅仅是因为有了女儿,而是非常庆幸来到这里,在这样一种美好的心境里度过整个孕期,我想孩子也会带着快乐降生到这个世界吧!
小绿妈,赴美生子第一博客博主,亲历者。客观冷静分析,实时动态跟踪,全新全面与您一起全方位思辨赴美生子!

相关推荐:赴美生子:中美医疗体制的不同点
跟国内不同,美国医疗也是走向市场化,公立医院只占医院总数的20%左右,医疗资源大大向私立医院倾斜,出名的、好的医院往往都是私立医院,这跟好学校都是私立学校一个道理。
不仅仅美国如此,大多数发达国家都是类似,像我们国内这样,医院都是国企的国家应该是比较少见的。而我们因为长期在国企的思维模式下看待问题,似乎不太能理解作为社会福利性质的医疗资源私有化,如何能规范他们不成为商家或个人谋利的工具。
美国私立医院中有2/3是非盈利性医院,而其他的1/3盈利性医院,其获得的利益也不可以分红给投资商,只能用作添置医疗设备或者扩张医院规模。可能有人觉得,那这样没钱可赚,傻子才投资医院哈?确实没钱可赚,但投资的不是傻子,当财富累积到一定的程度,做很多事的目的就不会只是为了挣钱,社会贡献在这个时候就超越了商业利益。
妈妈们就不用再问这样的问题了,“听说去美国生孩子都是私立医院啊,那有保障吗?”美国人大多都去私立医院,有没有保障他们比你更明白。
。。。

相关推荐:美国医院的妇产科
嘉惠尔医院(Garfield Hospital
Medical Center)位于蒙特利公园市(Monterey Park),
“市”的概念类似于我们中国城市的“区”,你常常听到的几个赴美生子大本营:核桃市(Wulant)、罗兰岗(Rowland
Heights)、哈岗(Hacienda
Heights)、阿卡迪亚(Arcadia)都是洛杉矶的市。
蒙特利公园市对于洛杉矶,类似于朝阳区对于北京,不过也不准确,美国的“市”不分郊区或市区,整个洛杉矶除了市中心(DOWN
TOWN),全是大农村,没有高楼,散落而居,山顶上、山坡上、山脚下、山沟里都是人家,这样的居住方式对于基础建设要求比较高,水、电、煤气管道等等都要能通道山上。
蒙特利公园市号称小台北,早期的台湾移民都聚居此处,于是催生了嘉惠尔这样的华人医院,大量的华人医生、护士和护工,从入院到出院可以不说一句英文。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