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日月――香格里拉
(2010-07-01 08:12:27)
标签:
心中的日月香格里拉随笔/感悟旅游 |
分类: 游山玩水 |
上周,去云南香格里拉开会,有幸踏上了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
(一)
一来到香格里拉,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湛蓝湛蓝的天空,这种湛蓝,已经久违了许多年,似乎只存在于儿时的记忆中了。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要是有人来问我,这是什么地方,我就骄傲地告诉他,这是我们的家乡,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旅游车里一路都在播放这首歌曲,和蓝天一样,这样豪迈而纯粹的歌声也是久违了的。
香格里拉,藏语的意思为“心中的日月”。一提起香格里拉,几乎所有人都会提及小说《消失的地平线》,香格里拉就是小说中所描绘的和平、宁静的土地,相当于西方人的世外桃源。我们在香格里拉见到了很多外国游客,估计是来寻找心中圣殿的。
(二)
纳帕海草原是我们游览的第一个景点,一路上满是盛开的油菜花,因这里气候偏冷,油菜花此时才竞相开放。
导游介绍这是香格里拉最大的草原,不禁充满了期待。原指望能领略一番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壮丽景观,不曾想不用风吹,草已经低到了尘埃里。而且,草原并不大,离一望无际差着好些距离呢。
隐隐有些失望。忍不住问云南的同事,这就是传说中的纳帕海草原吗?
同事作为云南人,不希望大家对香格里拉产生不良印象,觉得有义务澄清事实,于是告诉我一个内幕。
最佳的旅游线路应该是开车绕着纳帕海观赏草原,纳帕海是一个季节性湖泊,湖中绿草茵茵,四面青山环抱,湖面波光粼粼。但由于道路狭窄,只容小车通过,我们这么多人,需要十几辆小车,为了省钱省事,便改乘旅游大巴,这样就只能直接开到草原了,草原只是整个景点的一部分而已。
原来如此!再美的景观,观赏角度也得对啊。幸亏同事解释,否则回去说与人听,可就贻笑大方了,好比盲人说大象是根大柱子。万幸,万幸!
(三)
松赞林寺,整个建筑仿西藏布达拉宫设计,故有“小布达拉宫”之称。
平心而论,这座寺庙并不算高,平时一口气即可爬上去。但由于香格里拉海拔三千多米,氧气稀薄,外地人极为不适应,就算站着不动,都感到呼吸不够顺畅,稍微活动一下,便觉胸闷气喘、呼吸急促。
旅行社早早地准备了氧气瓶,人手一瓶,一路上咝咝啦啦的吸氧声不绝于耳。很多人上几步台阶便吸几口,平时不觉得氧气有多重要,此时此刻感觉什么荣华富贵,什么升职加薪均不值一提,唯有氧气才弥足珍贵。若为生命故,万物皆可抛。
同行的一位大姐年近五十,气喘吁吁,疲惫不堪,一边走一边叹道:出来玩要趁早啊!
哈,好一个张氏之感慨哦!
(四)
普达措国家公园是必须要去的,这是一片原始森林,保护得相当不错。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朵,以金灿灿的格桑花为主。在藏语中,“格桑”是幸福的意思,据说太阳愈曝晒开得愈灿烂。这是高原上生命力最顽强的一种花,一如勇敢的藏族少年。
路边有许多高高的支架,导游让我们猜其用途。有人猜到了,是用来晒青稞的。导游笑着介绍说青稞架还有一种功用。有的藏族男孩顽劣不堪,父母便将其绑在架子上,用鞭子教训。听起来令人咂舌,我们将信将疑,忽然看到路边立着根自来水管,一藏族男孩飞奔过来,拧开水龙头直接喝了几口。要知道此时高原气候还很凉爽,我们用冷水洗手都觉得冰凉刺骨,不由得信了导游的介绍。
游牧民族的确比汉族的身体素质要好许多,就像野生动物比圈养动物要强壮一样。想想现在的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不少孩子的身体和心理都处于亚健康状态,稍不如意,就跳楼、服毒,弄得老师和家长整天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看看人家藏族孩子,虽然自然条件十分恶劣,但人家身心都特别健康,真令人羡慕。
这里的牛马也值得羡慕,碧塔海边堪称牛马的天堂。它们在天堂般的仙境里,一边溜达一边吃草,都是鲜嫩无比的青草呀,还有无数美丽的小野花。
与这些自由自在的动物相比,生活在喧嚣的城市中、呼吸着混浊的空气、吃着满是添加剂食品的我们似乎真是过着“牛马不如”的日子了。
这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观看一匹马,马脸出乎意料的长,难怪民间常用马脸形容脸长之人呢。想起李咏曾调侃自己长着一张马脸,再仔细看看面前这张真的马脸,止不住扑哧一乐。
(五)
青稞是香格里拉的主要农作物,此前一直没见过。宾馆提供的早餐有青稞粥和青稞糕,我喝了碗粥,和大米粥差不多,只是多了些一粒一粒的青稞,吃起来像薏米仁。青稞糕也和一般的蛋糕味道差不多,香香甜甜的。
没喝到青稞酒,因为怕我们不适应高原的气候,饮酒更加危险。晚餐提供了牦牛酸奶和酥油茶,牦牛酸奶的味道好极了,同事甚至想用桌上的可乐去换取酸奶,餐厅的几个服务员窃窃私语了一番,拒绝调换,但额外多给了他一碗酸奶。嗨,成功来自我要呐。
相比之下,酥油茶就没那么受欢迎了,味道有点膻,还是咸的。导游说了,香格里拉氧气稀薄,人体力消耗大,要多吃甜食,每天还发几颗德芙给我们增加热量。为此,甜食特别受欢迎,每顿的蜜汁南瓜都被一抢而空,而荤菜总是剩下许多。我们颇为纳闷,既然如此,酥油茶何不制成甜的呢?
导游给我们讲了个故事,叙说了酥油茶的来历。传说,藏区有两个部落,世代为仇。就像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一样,一个部落土司的女儿爱上了另一个部落土司的儿子,于是女孩部落的人杀害了男孩,女孩跳进火海殉情。双方死后,女孩变成茶树上的茶叶,男孩变成盐湖里的盐。只有当藏族人打酥油茶时,茶和盐才得以重逢,所以藏民养成了喝酥油茶的习惯,为了成全那对相爱的男女。
闻罢,所有人都喝了一大口酥油茶。酥油茶是咸的,这段爱情也是咸的,眼泪般的咸。
(六)
最后,我们来到独克宗古城,它是按照佛经中的香巴拉理想国建成的,据说曾经是茶马古道上的重镇。独克宗,藏语之意是“月光城”,和香格里拉的名字遥相呼应。
古城里多是卖东西的商铺,主要是银器和刀具,还有一些牦牛肉之类的特产,也有几家咖啡馆和酒吧,可谓古朴与时尚并存。尽管比不上丽江古镇名气大,却别有一番宁静与慵懒,难怪有些游客在此流连忘返呢。
可惜我们公务在身,短短的两天之后,便到了说“再见”的时候。不知怎么,蓦然想起了柳永的一句词:“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此去经年,再难见到这样湛蓝的天空和洁白的云朵。
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徐志摩之所以如此洒脱,恐怕只因未到过香格里拉吧。
此刻的我,是很想带走一片蓝天和几朵白云的,很想,很想。
至于日和月,则早已铭记在心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