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婚”不是80后“专利”

标签:
情感 |
分类: 情场心理 |
北京电视台《帮帮忙》记者来采访我,请我谈谈“闪婚”现象以及背后的心理动因。他们举了一个案例:一对“80后”,今年都25岁,已经结婚一年多。男孩是北京的,女孩是山东的,俩人经亲属介绍认识,然后几月后“闪婚”,很快,俩人打架分居,男孩起诉离婚。可谓“闪婚”+“闪离”。
女孩坚决不同意离婚,俩人僵持着,生活如同嚼蜡。
让我谈这个问题,特别有趣的是,我也是“闪婚”一族,早在1986年。记得1986年初,我经亲属介绍认识我的丈夫,第一次见面,并谈不上“一见钟情”,但是,他后来频繁约我见面,也就开始谈恋爱了。
紧接着,春节到了,我先生赶紧买了大蛋糕送我妈妈,因为我母亲是大年初四的生日。这个蛋糕如“雪中送炭”,妈妈立即表示同意。我先生如鱼得水,从此,约我更加频繁。
女孩子禁不住男孩紧追不放,在春天的时候,我先生就悄悄对我说:“我俩在我生日那天结婚吧。”掐指一算,到他的生日,我俩不过相识7个月,在80年代,可谓结婚突击队——即现在的“闪婚”。我俩真的在他的生日结婚了!
1986年,《帮帮忙》记者采访我说的这个案例的俩当事人那年才刚刚出生,因此说,“闪婚”不是80后“专利”,“80后”别和我们老同志抢。
我的“闪婚”经历告诉我:“闪婚”非但不可怕,反而很美好。我和我先生,从来没有闹过离婚,感情甚笃。当然,和任何家庭一样,我们偶尔也会有分歧,但是,总体看来,“闪婚”没有错,是正确的选择。
我坚决主张:结婚,就像别的事情一样——该出手时就出手,别管闪不闪,该闪就要闪!人生难得一回“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