馒头

标签:
饮食习惯人格特征紧密相连家居 |
分类: 心理小文 |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人吃什么长大,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饮食习惯。我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他们爱吃馒头、烙饼、大白菜、西瓜、黄花鱼、带鱼、白薯等,自然而然,这些食品成为我终生所爱。
爷爷是大学生,奶奶没文化,俩人相濡以沫,一生相爱厮守——我和奶奶睡一大床,爷爷独自睡在单人床,我晚上在他俩的聊天声中睡去,早晨在他俩的聊天声中醒来。我不知道,文化水平相差很大的二人,是如何弥合知识鸿沟的,总之,俩人有说不完的话。
奶奶做饭,爷爷在旁边观看是最常见的家庭风景之一。而目前大致吃遍天下美食的我,依然认为奶奶蒸的馒头、烙的饼、炒的大白菜,爷爷干炸的小黄花鱼、烤的白薯,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
我怀孕的时候,一个人生活在北京,丈夫在日本,没有亲人在身边,妊娠呕吐,不想吃什么,但支撑自己的食物有三种:大白菜、西瓜和白薯。
很难想像,这种营养条件下的我,居然能生出7斤多重的女儿。而且邪了:女儿最爱吃的东西居然也是大白菜、西瓜和白薯。食物链,在我和女儿之间得到了充分的佐证。
我喜欢馒头,但是结婚后,丈夫家基本顿顿吃米饭,所以,在单位吃饭同事都知道我只吃馒头,因为回家就吃不到了。婆婆邱钟惠是云南人、公公韩模宁出生在俄罗斯并在那里长大,因此,丈夫家中的饮食习惯有两个:南方饮食和西餐并用。我和女儿动辄吃大白菜、白薯,在丈夫眼中有些“奇怪”。他不爱吃水果,而我俩酷爱吃各种各样的水果,尤其是西瓜。我怀着女儿的时候,妊娠反应导致吃不下东西,家中又没有人照顾,吃又吃不下,不吃又饿,有的时候,一天就吃半个或一个西瓜。女儿是鲜榨西瓜汁的爱好者,丈夫每每不明白:怎么爱喝这个?有什么好喝的?他不知道,女儿在妈妈的肚子里面,基本没吃过别的:西瓜、大白菜和白薯亦将是女儿终生离不开的食物。
五一节在青岛旅游,我和女儿在大街上买白薯吃;经友人介绍一道大虾扒白菜,先去吃了一回,而临上机场,女儿又提出再去吃一回。我心想:食物链啊,一代传一代。
在青岛三天,从下飞机我就对接机的友人说:你要带我们去吃大馒头,迫不及待。而带回的足有两斤一个的大馒头,已经让我连日上顿下顿大馒头,但我却乐此不疲——抹上芝麻酱、撒上白糖,这是我眼中的人间美食!
人说爱吃馒头的人实在,爱吃大米的人聪明。可见,我绝对属于实在的那种。人格特征与饮食习惯紧密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