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建一心灵沙龙
王建一心灵沙龙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298,713
  • 关注人气:21,66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真有灵犀?

(2009-01-06 12:07:44)
标签:

上海男人

梦中情人

情感

分类: 心理小文

                      心,真有灵犀?

(梦中的上海滩)        

               ,真有灵犀

一天,同学请我吃饭,他带来他的一个同事,这个同事是上海人。后来,同学的这个同事约我单独吃饭,他是合资企业的老总,平日工作压力大,我们便海阔天空,谈些减压的话题。其间,我说:我有上海男人情结。然后,我解释了这个情结的来由:

父母的好同事王叔叔是上海人,他的夫人李阿姨也是上海人。他家俩男孩,我家俩女孩,而且我的姐姐和他家的大男孩一样大。我生于1961年,他家老二生于1964年,于是,当他家老二诞生的时候,一心想要女儿的王叔叔有些失望。于是,他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我的父母说:“我们两家换孩子吧,用我家二儿子换你家二女儿。”我父母是个很认真的人,还真回家盘算了:因为,生我的时候,妈妈盼望生个男孩,结果愿望落空。换吗?妈妈说:“不行,我家建一都三岁了,他家老二才满月,岂不是我们亏了?”爸爸觉得妈妈说得有道理,就回绝了王叔叔和李阿姨。

我们两家来往较多。虽然,大多数北京人对上海人有偏见,但我父母却不是这样,他们和王叔叔、李阿姨相处很好,四人既是同事也是朋友,住家也近。我和王叔叔的二儿子关系更近,而姐姐和他家大儿子虽然一般大,但并没有像我和明浩(王叔叔的二儿子)那样来往较多。从心理解读:父母说换孩子的事情在我俩的内心留下了印记。

和同学的同事一起吃饭,其间多数时间在谈论本帮菜、上海人、同学同事、心理学、压力等话题。我告诉他我的上海男人情结的来源后,他表示理解。但是,他不是搞心理学的,或许我的话更像自我剖析。自从和这个上海男人吃过饭,我脑海里面全是“上海”。回忆去过N次的上海,回忆王叔叔一家,回忆和明浩的来往。这个元旦,几乎成了我的上海男人情结大爆发期,幸好我自己是心理专家,换个人,非落下点什么“毛病”不可。

元旦期间,我想给王叔叔打电话、给明浩发短信祝贺新年,但忙于各种事情,这点小事都没有做。心想:我心里有他们就足够了,不问候,胜过问候吧。

今天一早,妈妈来电话,说话有些哽咽:“建一,你还记得王叔叔吧,他三号那天走了!”然后,妈妈向我详细地叙述了李阿姨来电话向她描述的王叔叔逝世的经过。我劝妈妈要节哀,因为同龄人、好朋友、好同事的离去会对二老产生不良心理影响。

王叔叔比我父亲大两岁,而在我的印象中,他还是那样年轻:我上大学的时候,由于走读,经常在上学的路上偶遇上班路上的王叔叔,他是留美的,信仰天主教,英语非常好。于是,每每见他,他就和我说英语。我上大学后,才开始学英语,原因是我中学时代学的是法语,高考也考的法语,英语读音有点法语味儿。故此,很怕他挑刺儿,便用中文回答他的英文。他用英文问我:“听得懂,不说,很可惜。你不觉得是这样吗?”他那时的音容笑貌还在眼前,但现在斯人已去!妈妈说:“李阿姨嘱咐我,让我和你爸爸别哭。说他升入天堂了,所以不许哭、不要哭。”听了这句话,本克制感情的我,反倒想哭!

人,是要有点信仰的。当你走的时候,可以笑着离开。人,想谁,一定要打电话的,否则,也许真的因为一时偷懒或者一时忙,便成了永别!我不禁问:心,真有灵犀吗?!

王叔叔走了,但是我的上海男人情结没走。或许,它会伴随我一生。没关系,我是心理专家,我可以玩味我的情结,让其变得异常美好,而不是纠结和难过。再见了,王叔叔,天堂暖过人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