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职场/励志整人的人是不自信的人 |
分类: 职场心理 |

职场冷暴力: 施暴者不自信
案例:一年一度的年终总结开始了,部门主任小李手底下就一个员工小王,但是,她居然在年终总结的时候,连小王的名字都没有提。而公司业务部门多达10个,所有部门总结都表扬了每一位员工,并且道辛苦表祝福,就连公司老总也一一表扬了每一个部门,大家一年累到头了,听了这些话,很高兴。
于是,小李的行为和大家比较起来,显得很“另类”,大家议论纷纷。然而,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小李并没有因为自己不提小王,而得到大家的认可,评先进的时候,小李的得票很低,而和小李干同样业务的其他部门主任,却高票当选先进员工。小李的算盘落空了,没有损失小王的形象,反倒破坏了自己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其实,小李这样做,已经很多年了,好心的小王提醒过她,但是小李不听,以为自己这样很聪明,不成想,自己的损失更大。
其实,小李的做法已经构成对小王的“职场冷暴力”——小王业务能力强、学历高、资历深等等客观条件,小李是无法比的,于是,小李只好采取“冷处理”和漠视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这充分暴露出小李的心理问题:人格不健康、不自信、嫉妒心强、喜欢使用伎俩和手段等。
王建一心理点评:职场冷暴力主要指在职场讥讽、漠视甚至于勒令停止日常工作等刺激方式,使员工在心理上压抑、郁闷,严重影响工作积极性的行为。心理专家认为,职场冷暴力的产生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用冷暴力对待别人的人大部分在其成长过程和职业生涯当中遭遇过类似的待遇,一切东西都是习得的,因此他们一定有非常不幸的经历不为人知;二是在企业文化中,公然争吵是会受到办公室谴责的,而采用冷暴力对待别人,往往企图的是自己不想公开受到谴责;第三,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实施职场冷暴力的人在人格上是有缺陷的,这里所说的人格是指人内在的气质和性格,这种性格使他们使用一种相对偏激的行为处理方式,他们习惯于这种方式,在对他人造成伤害的同时,自己的心理健康将受到更大的威胁。
智联招聘曾经对此问题做过调查:67%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曾遭受职场冷暴力。遭遇职场冷暴力后,只有16.9%的人表示会积极寻找解决办法,38.1%的受害者表示自己会整日郁闷,严重影响了工作积极性。20.9%的职场人则“以冷制冷,同样让对方陷入职场冷暴力”。将近2成受害者则选择了黯然离职,只能以这种方式解决。
该调查显示,职场冷暴力主要来自于上级,这一部分的选择超过了四分之三,可见,上级作为职场中相对的强势群体,是职场冷暴力的主要实施者。因此,企业能够选用人品好、业务强的人,是关键所在。而职场冷暴力实施者除却心理问题,恐怕还有别的问题。
那么,如何对待职场冷暴力呢?企业要知晓职场冷暴力对于企业文化是非常不利的,冷暴力影响组织团结、团队凝聚力、降低工作效率。因此,企业对此应该引起注意。当事人,应该采取正常手段,对实施者说不。
其实,聪明的管理者绝对不会用“冷暴力”这种方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