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新军的心理特征》产生反响
按语:我的文章《职场新军的心理特征》不仅仅发表于报纸和博客,而且得到很多转载,反响比较大。有些热情的读者也以各种形式和我联络,发表见解。以下这封信就是其中一封。我觉得写信的人很有思考能力,同时也有自己的见解,再者还提出了一些社会层面的问题,比如社会风气、学校教育等等。我把这封信放在博客上,目的是想让大家讨论一下,这封信所涉及的社会问题,是否是对的,您怎样看现在的社会和学校对于“80后”的影响。谢谢!
王老师:
您好!
看过您的文章"职场新军的心理特征",有一点个人的想法,于是,提笔写了这封信。
80后的人的确存在有这样那样的“毛病”,我不否认,出现了问题,我们要找原因,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看看80后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吧!那个本应该是纯洁的、让人能积极了解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学校成了什么呢?制造获取文凭的兵工厂。听听那些孩子学习的目的吧:分数、升学、考大学、获得大学文凭=好前景、好处路。看看我们为人师表的老师,主要或者唯一考核评定他的学生的是成绩。而我们的学校主要以升学率考核我们的老师。于是,本来应该是我们精神家园的学校成了“世俗”的另一个变体;本来应该纯洁无暇的学生时代,成了一个没有硝烟的战争的时代;本来应该让人感到快乐的知识,涂抹上一层看不见的血腥。
我承认知识的重要性,我也能理解家长和老师的苦心。是啊!没有高学历,就没有机会找到好工作,没有好工作赚钱就少、工作还累,就不能买房买车。。。。。
国际上公认的:科学技术是国家进步的保障。没有哪一个国家提出,文凭是国家进步的保障,如果真的是文凭是国家进步的保障,那政府人手一张文凭不就得了!
用分数来区分好学生和坏学生不就如同用钱来区分一个人成功与否一样么?
如果您说80后的浮躁,那如今的家长、老师、学校社会呢?没有社会上日益强大的以钱论英雄的风气,又何来家长、老师、学校死抓分数、升学和文凭的现象呢?他们之间有联系,而且是因果联系。在这种氛围下长大的孩子,又如何脚踏实地?就像父母是中国人,生出的孩子怎么可能具有西方人的外貌特征:金头发、蓝眼睛、高鼻梁。。。。。
王老师我说了这么多,并非想替80后的人平反或开脱(以下几句话是乱码)。
祝您工作顺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