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生存训练心理价值 |
分类: 职场心理 |

“生存训练”具有非凡的心理价值
某地进行“生存训练”的16名大学生,已有14人找到了工作。他们冒着炎炎烈日,走过大街小巷,体验求职的艰辛。
还没有找到工作的几个男生应聘了洗碗工。老板娘挺耐心地听他们讲完,连连摇头: “我们不招短工。”学生恳求:“你先把我们留着嘛,干几天都行,我们随时可以走的。”老板娘说得倒挺实在: “你们吃不了这儿的苦,尤其是男孩子,没耐心,所以我们只招阿姨。”
正说着,老板娘回来了。两个男生马上冲出去帮忙搬东西。见两人态度诚恳,儿子又在旁边附和,老板娘挺爽快地答应了:“就冲你们和我儿子一样大,明天来上班吧。”两个男生高兴死了。老板娘倒有点不好意思:“我们店不大,刚开张,薪水不会太多。普通员工700元一个月,你们25元一天吧,不会嫌少吧?”两个男生表示,说自己求之不得。老板娘提的条件是必须有一个人在早上6点半前赶到,两人一口答应下来: “能找一份工作养活自己太不容易了,我们一定会好好珍惜的。”
我觉得,“生存训练”具有非凡的心理价值。之所以有这样高的评价,原因在于:现在大学生独生子女较多,从小是在高关注度的环境中长大,心理较为脆弱。多年的读书生活,给本来就比较脆弱的心理环境,又加上单调、单一的“冰霜”,心理环境更差。大学临近毕业的时候,很多学生因此患上各种心理疾病,焦虑、抑郁者很多。“生存训练”正是对大学生这种心理环境的“及时雨”,把学生组织在一起,共同面对找工作这个挑战,共同营造走向社会的良好心态,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勇于面对生活困难的坚强意志,是大学生必备的心理素质,也是将来能否成才的必修课。16个同学几天下来,有14人找到了工作,这说明,工作并不是那样难找,而是找不找和干不干的问题。这14人的工作虽然卑微,但通过这种磨练,我相信,他们以后不会是等闲之辈。很多大学生就是在找工作的时候,由于受人冷落,受不了才罹患各种心理疾病的。而“生存训练”让大学生提早遭遇找工作的人生寒流,增强挫折感和挫折意识,等于给大学生注射了应聘免疫针,卑微的工作都是“求”来的,又有什么工作将来不敢求呢?心理素质,是锻炼出来的。只有经受磨练、困难和险阻,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出现,“天上掉不下馅饼”,包括心理素质。我为“生存训练”叫好,原因就是通过这种训练,让大学生学会在低关注度下生存,同时明白,读书只是天下最难的事情之一而已。(王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