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万岁
——我被人指责了
大家知道,给我写信的人很多,大家的来信,我都很重视。一是因为,我觉得我有责任帮助大家;二是我懂心理学,心理学最讲“共情”——大家的困难,我是十分理解的;大家对我的信任,我也是十分珍视的。但是,要知道,对我的信任越多,我就越忙,有些时候,我甚至不知道哪封信我回过,哪封信我暂时还没回。我收到很多表扬信,在此我就不说了,因为我觉得,自己做好自己就够了,没有必要刻意让别人知道自己做了哪些自己该做的事情,甚至很多义务的好事。其实,没有人要求我必须回复所有人的来信,可是,我对自己的要求很严,我在跟大家真心的“共情”,没有半点虚情假意。
但是,最近有一封信很让我无奈,题目是“救命”,大致意思是:“王老师吗?您好!我是在报上看见您的文章还有您的联络方式的。请允许我介绍自己:我是一个中专生,在学校里学的服装设计。在此期间我还混了个学习委员当。我不能算是个爱学习的孩子。我今年参加了高考,才考了203分,不是我不用心,许多原因,我现在其实很后悔没好好学习!我现在没学上,不知道是找工作还是?我现在真的不知道怎么办了!实在不想复读,太痛苦了!”
我收到这封信后,感到有几分棘手,因为他的年龄较小,我说让他马上找工作吧?有何竞争力?似乎不妥;说让他继续学习吧,他表示那样痛苦学习,似乎也很不对症。于是,我回复他先看看我的心理博客,或许有些文章对他有启发,待我考虑一下再回复。结果,很快收到他的信,题目是:“有什么了不起!”,内容两个字:“敷衍!”看得我哭笑不得。当然,他自己都署名是“小孩儿”,就他的年龄,当然也是晚辈,我不会计较。但是,我想,真的是干什么都不容易——帮助别人也不容易啊。
他的话,使得我现在对“理解万岁”这句话有了更深的体会:你理解别人,但别人未必理解你;你想帮助别人,但别人未必理解你的帮助。也许,这就是我做心理工作的不易之处。但是,不管怎样,我还是真心希望大家:“理解万岁”!做人做事,宽厚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