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人的忠诚度和可靠程度、归依企业的程度,希望能够跟企业结合一起的意向有多少,如果这三样东西都是对的,李嘉诚的企业会给他非常大的机会去发展。这就是李嘉诚在世界、在香港的管理人员几乎可以说是大企业中流动程度最小的根本原因。现在有很多人,无论是外国人、中国人,在李嘉诚的企业工作已经超过30多年了,他们都身负重任,90%以上在退休前的最后一天还在李嘉诚的企业里,这样做不仅对员工好,而且对李嘉诚更好。他认为,这份归依心是最难得的。
李嘉诚觉得,管理好员工不难,关键看能否找到品德好的人,这样的人能力可以做到的事,尽量让他有一个机会去发挥。李嘉诚最欣赏一句话——“人善治之”。事实上李嘉诚是依靠西方管理的模式,发展到今天的,但是其中做人的道理,李嘉诚是运用中国好的文化运用得非常到位的,即人情味。李嘉诚还讲,知识改变命运,这是从李嘉诚自己的经验得来的。知识不是你从大学那边拿的,现在世界每天都在变,变得非常快,李嘉诚现在每天还在寻求知识,他也希望自己的员工不断提高知识储备。
根据李嘉诚的个人经验,决定一件大事业的时候,一定要看业务在今天和未来的前景怎样,竞争对手怎样。到了做的时候,每天做的事一定要微观——就是非常仔细地观察做的事有什么问题,世界有什么变化。别人接近一点点,迈进一点点,你就要跟着微调一两度,这样的话你就会成功。
李嘉诚认为,儒家精神最简单地来讲就是孔子讲的“过犹不及”,还有老子讲的“知止不败”,他觉得这两个哲学是非常有用的。“过犹不及”,过度地扩张,容易出毛病;过度地保守就不容易跟人家竞争。任何企业,任何一个行业,过度扩张是不好的,所以什么时候应该止,什么时候应该扩张,何种方法可以做到“四两拨千斤”,心里一定要有数。
李嘉诚尤其欣赏“企业明星”,他说:如果有真才实料当然对企业是好的,他有真才实料又有魅力这一点对公司更不错,但是如果一个并没有真才实料的CEO,整天都是外面跑,自己连自己的作业都没有做好的话,便是最危险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