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忘却你的苦恼吧
尊敬的王老师:您好!
我在报纸上看到了您办的专栏,我觉得这个专栏对很多人都会很有帮助,我也很想请教一下,谢谢您。
我是一名2006年普通大学本科毕业生,专业是旅游管理。我的性格内向,反应不是特别快,但是善良,勤奋有耐心。在大四时我曾咨询过职业指导,专家建议我做导游可以锻炼自己,能让我更放得开,交更多朋友,于是我去了旅行社实习,但一段时间后旅行社没留我。毕业后我来到北京,我在饭店干了一个月后觉得不适合就辞了职。我在北京又做了职业测评,最后专家建议我在旅行社再磨练两年,加快我的社会化。我后来找了几个旅行社,做前台接待,有的做一个月,有的做了两个月,都因为上手慢被辞了,而且我有时依赖性较强,喜欢请教同事问题,上学时我就愿意问同学问题,同学说我不愿意动脑。老板说我反应不快,上手慢。在北京,我接触多的只有室友,不认识其他人。我现在想尝试做导游,那样的生活不会像坐办公室那样闷,而且我眼睛做过近视手术,不适合天天对着电脑。我很想锻炼自己,挑战自己。但自觉气质属于大家闺秀,不是能说会道性格开朗的人,也不会给很多人带来很多愉悦快乐,此时我想不明白自己该选择什么职业,老师您能在百忙之中帮我指点迷津吗?谢谢!
王建一答复: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点,你的特点可能别人不具备,你要多看自己的优点。你的文笔很好,语句通畅,这就是很好的优点!有位心理学家说过:“不随脑动随心动”,意思是说:凭心办事。只要你认真办事,不管你从事何种职业,都会有很好的前程。工作最好和爱好结合起来,也许是比较理想的,但要看准机会,机会来临时尽量抓住,没有机会时不要着急。
王老师:您好!
我偶然在报纸看到你的信息,我是一位职场发展中有困惑的人。
我的具体情况是这样的:我2002年文秘专业毕业,在一家厂家做文员、经理助理、行政秘书两年多,因为想学英文,于是2005年年中到北京上学,学业因家里经济情况中断了,于是我便在北京找了一份文秘工作,但工作一直不顺心,也没有发展前景,很早以前就想换工作——想做销售工作,但我缺少自信,不善于沟通,没有一技之长,所以总担心找不到工作,更怕受打击,家里还有弟弟上学,压力挺大的,我的理想是做服装贸易方面的销售工作。可是我现在不知该怎么办?希望您能给我分析一下,指导我一下,我最先该做什么,找个销售工作获取经验,还是先在这公司边做着,边充电,等准备好了再去找销售的工作?谢谢你。
王建一答复:我个人觉得,就你描述的情况,你应该维持现状,先在目前这家公司边做着,边充电,因为现在工作不是太好找,随随便便丢掉工作是不足取的。当然,边工作、边学习会很苦,但总有“苦尽甘来”的一天,要看到光明的前景,学习才有动力。而且,所学科目一定和自己的志向结合,争取把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最大化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就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王建一:您好:
我今天看到您的专栏,刚刚毕业并迷茫中的我忽然有种很想倾诉的感觉,当然,您也一定会给我最好的建议的。我是今年的应届毕业生,专业是旅游与酒店管理,也许听着是很热门的专业,但绝不是好找工作的。2005年我考的导游证,导游,是我毕业之前最想当的,也是毕业之后最不想当的,因为当初学的时候,充满憧憬,朋友都说我:看你今后的工作多好啊,一边玩一边挣钱。我也很满足,但当我真正去了解现在的旅游界后才发现并不是像我想得那样,具体的我就不说了。但我们这专业不向旅游业发展就是酒店业,但我是绝对不想去酒店,我不喜欢从基层做起,当然大道理我也懂,但就是心理上抵触,这样就不会干好,不是么?所以也就不在考虑范围了。旅游和酒店就这样让我给pass掉了,接着面对的就是转行,那又谈何容易,唯一能干的就是找个办公室当个打杂的,一月一两千块钱,就那样朝九晚五的,有点太平庸了,是吧?还有您别劝我再充电,我早就上够了,IT
啊,会计啊,都不是我这笨脑袋能从事的,营销呢,我又怕压力大,干不来,所以我现在很迷茫。
王建一答复:你真是一个想法多多的人,但有“自我否定”的倾向。我看你是“一会儿冒出一个想法,但又以最快的速度否定自己想法”的那种人。这种人,可能会在生活中不顺心的事情多些,原因是不能随客观的变化而变化,比较主观,有主意。也许你会问我,有主意,为何还苦恼呢?原因正在于此:没主意不足取,主意太多也不足取。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基本的度,过了,就不好。你应该好好想想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千万别聪明反被聪明误啊。
王建一
您好。我是一个刚步入职场的女孩,由于自身没有什么工作经验又不能八面玲珑,所以经常处理不好和上司的关系,特别是严厉的女上司。见到他们说话都不能很自然,这让我不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才能,我很苦恼。期待您的回信!
王建一答复:女上司过于严厉,是她的问题,但你不要被她左右。如果你因此被她左右,等于是你为她的错误付出了代价,太不值了!八面玲珑的人在职场上貌似成功,但潜藏着巨大的隐患:谁比谁傻?人的智商是差不多的,公理自在人心。那些八面玲珑的人在职场上“如鱼得水”,付出的是人缘的代价。这种人往往在企业里面人缘并不好,被人背后称为“鸡贼”,大家不可能真正认同,只不过碍于面子敷衍而已。你要大胆发挥自己的才能,在职场上往往这样:好人不发挥作用,坏人就占了上风,最后受损的是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