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对早教的期待是什么?

(2010-05-21 00:21:23)
标签:

早期教育

闪卡

珠心算

危害

误区

育儿

分类: 懒猫的早教园地

因为曾经写过反对过早给孩子灌输抽象知识(文字、算数),有些朋友说我是反对早教的,其实呢,我反对的是对早教的误解——认为早教就是提早教抽象知识,让尚处于婴幼儿期的孩子去学习本应是学龄期以后要学的东西,比如认字和算数。可是总有一些妈妈焦虑地问,那么如果早教不教这些,孩子到了上学年龄还不会怎么办?耽误了孩子的开发怎么办?而且,早教就要有结果啊!于是,那些能快速呈现结果的手段,就成了被父母们追捧的早教良方。

 

一、使用闪卡的背后:

 

昨天,我在某个场合“有幸观摩”到了所谓的早教成果,一两岁的孩子在接受闪卡训练后能准确地指认国旗、数字等。一个一岁多的小宝宝在台上表演时,面对闪卡心不在焉,却执着地盯着主持人手里的话筒——那个他从没见过的新鲜事物,这个本能的反应让我心酸——这么大的孩子正是对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着无比浓厚兴趣的时候,可是他的父母为了追求“早教结果”,用卡片和符号取代他对真实世界的认知,坚持每天把一些枯燥的符号塞进他的记忆,并给这个做法贴上开发右脑、培养注意力和学习能力等好处,殊不知,孩子天生就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天生就对感兴趣的事物具备注意的能力,而且孩子6岁以前就是处在右脑的形象思维阶段,这个时候充分发展孩子的感官就是最好的右脑开发,而这一切并不需要去教给孩子什么,是孩子的本能。如果人为地把这个过程阻断,人为地把孩子放在一个抽象符号的世界中,很可能就让孩子丧失了他一生中最宝贵的成长时机。

 

当时也在场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尹建莉老师当即毫不留情地指出:“闪卡根本不是什么教育工具,这就是商品!它不仅开发不了儿童智力,反而会损害孩子。”其实闪卡的做法一直是非常有争议的,其主要的理论基础源于杜曼(Glenn Doman)的研究,而杜曼的方法本是帮助大脑受损儿童恢复,其原理是利用人类大脑中在婴儿期尚具备功能但是后来逐渐退化的“动物脑”部分,这是违背人类大脑自然发育规律的,如果“动物脑”的作用对人类那么重要的话,在进化过程中自然就会让它保存下来而不是退化掉。这个应用,到底对正常孩子的发展会不会造成危害,目前没有对比研究,因为科学家不可能用有风险的事情拿到孩子身上做实验。 我在网上看到,已经有一些父母发现,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闪卡训练后,孩子的表情发木、眼神发呆,还有的孩子语言功能明显受到抑制,本来已开口讲话的孩子经“闪卡”训练后又不讲了……。 

 

如果长期对婴幼儿某一部分大脑进行超常规的强刺激,可能会造成两方面的危害:

 

其一,可能会影响孩子正常的大脑发育和感官发育。孩子从一出生开始就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所有的感官来认识世界,吸收各种相关信息促使大脑的发育,如果人为地使用闪卡单一去刺激孩子的视觉,他自己感知世界的机会和能力都被剥夺了,他只能被动地接受视觉刺激,那么,很可能使孩子正常的大脑发育和感官发育受到阻碍。

 

其二,可能会影响孩子心理健康。人类和动物相比,是理智的、不情绪化的,而开发了“动物脑”,孩子的直觉能力大增,甚至有感应能力、预测能力,这些会带给孩子什么呢?很可能使孩子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变得过于敏感,导致神经质和心理异常。

 

另外,迄今为止并没有相关的跟踪数据表明,被使用闪卡的“杜曼宝宝”长大后,到底和正常成长的孩子到底有何不同。而且,就算是被开发的孩子中有成功的,自然成长的孩子里也有大量成功的例子,而自然成长是没有风险的。我一直觉得,孩子的成长不是高风险投资行为,任何可能会对孩子造成内在伤害的事情,还是尽量避免为好。

 

二、珠心算的背后:

 

昨晚还看到一个四岁女孩在学习珠心算后表演复杂的加法运算。在表演过程中,孩子自始至终都非常听话。表演完,台下的编导让她下台,孩子犹豫着迈出一步,然后继续不知所措地看着周围的成人,等待命令。每一个动作都那么小心翼翼,乖得让我心疼。

 

这个女孩的妈妈说,女孩学珠心算已经8个月,每次上课1个半小时,外加每天练习10分钟。女孩子现在4岁,那么最初学习的时候只有3岁多,而这么大的孩子,正是精力旺盛、热爱探索、热爱运动的时候,而且,其专注力和控制力远远不能坚持长达1个半小时,如何做到呢?——孩子只能压抑自己的本能需要去迎合成人的要求。

 

一些妈妈看到珠心算的宣传后,希望通过让孩子学珠心算提高数学能力。其实,虽然珠心算能让孩子短时间就会比较复杂的计算,从表面上看,似乎孩子的数学水平有很大提高,但是,但是,其实孩子在对数学的理解上并没有实质性的进步,因为珠心算培养的是形象思维,数学是抽象逻辑思维,珠心算并不能让孩子真正理解数学的内涵。而且,珠心算还有可能会给孩子养成一个惯性思维,影响今后的数学学习。

 

如果让孩子学珠心算是为了活动手指,想通过手眼协调等方式来开发右脑,那么,我觉得有更多更好更自然的方式让孩子去发展右脑,这个阶段的孩子本就是形象思维,与其让孩子坐在教室里学珠心算,还不如让孩子去做他更喜欢的事情,比如在大自然中玩石子、捡树枝、捏泥巴,相比坐在教室里枯燥地听课和训练,孩子更喜欢哪个方式呢?哪种做法更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呢?

 

三、孩子的发展需要时间,我们必须等待而不是拔苗助长。

 
孩子的发展,不管是身体上的发育、还是语言、认知、社会行为等方面的发展,都需要时间。
 
比如0-1岁婴儿的身体和大动作的发育,每个月龄都会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尽管每个孩子不完全一样,但是,都会有一个大致的发展时间表,而不是象用化肥催熟蔬菜一样可以一促而成的。
 
孩子的其他方面也是一样,再比如认知的发展,孩子在抽象学习之前,一定要具备大量的对真实世界的直接经验,他才能理解并把抽象符号和实际事物联系到一起,否则,孩子今后的学习就只是填鸭,毫无乐趣可言。
 
家长能够做的,是为孩子提供他真正需要的环境。从硬件上说,这个环境应该是尽可能真实美好的、不是被书本、电视和抽象符号充斥的;从软件上说,这个环境应该是安全的、充满爱的、有规则的、尊重的、鼓励的和帮助的氛围,而不是强迫的、生硬的、威胁的、训斥的甚至打骂的,更不能让孩子做超越自身发展的事情(即使这件事从外表看来是被我们设计成让孩子感到快乐的)。同时,我们也要尽可能做到保护孩子在自然发展中表现出的好奇心、探索精神、想象力和求知欲望等,给孩子成长的自由空间。
 
---------------------------------------------------------------------

不要为急于看到早教的结果而不择手段,请相信孩子,并给孩子时间,让孩子先从身体和心理上都做好准备,再开始后面知识性的学习,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让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就是最好的早教。

 

友童

2010年5月20日晚

 

 

小巫老师当时也在现场,之后她带着极大的社会责任感写下博文:什么是真正的智力开发? ,提醒父母们一定要清醒地去辨别真伪智力开发,别轻信一些商家的宣传而做出伤害孩子的事。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8c59260100j0lr.html

 

此外,另一位在场嘉宾《时尚家居》杂志的殷智贤主编也写了观点鲜明的博客文章,她的看法我非常认同,链接如下: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5c40d00100ieht.html

教育产品应讲明副作用——家长不要盲从流行早教产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