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39班级教研记录(上)

(2016-03-24 18:24:55)
分类: 二中十年记

        二中名扬天下内容有不少,比如从08年开始的“天下第一操”之类,还有以学科组为单位的每日例行教研等。但其实做为学校管理工作的另一条主线:以班主任为核心的、每周一次的对子班班级教研,从某种程度上才是二中班级管理上的一大秘密武器。这个教研以班主任为主导,让每个老师都发言,去集中解决老师们发现的学生的问题,统一班级管理思想,协调对学生的处理方案,让每个老师都发挥班主任的主人翁意识,这一切对班级管理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带239时,是学校大力推班级教研的时期。而自己的对子班班主任是刚毕业的王少静老师,于是自己这个在二中工作好几年的“老”教师、貌似的“老班主任”就要负责主持班级教研了。那时也精力十足,每次班级教研时都提前把教研提纲打成纸质的,给老师发下去。现在翻翻,还完整着保留着当时八次的教研记录。现在把它们公之于众吧,也算自己对班主任工作的一点总结。

入学第一次教研:

开学到现在已经上了四五天的课,学生之间已经比较熟悉了,也大致了解了学校制度和老师们的教学风格,这个时候也是最有可能出现问题的时候,更需要咱们密切配合、共同加强管理。希望各位老师们共同努力。有以下几个问题想和各位老师交流:

一、介绍班级概况和需注意的学生(由班主任主讲)

二、给各位老师的建议(由班主任主讲)

1、级部分配的零碎时间点。

涉及到的老师有时间和精力的话一定要来盯着,最少要来转一圈,检查一下学习效果。在之前请先告诉自己的科代表,让他们布置好任务,提前上黑板,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要干什么。一切以提高效率为目标。

同时,不是自己的时间点各位老师尽量不要到教室,也不要找学生谈话,以免学生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有问题可以提前告诉科代表或直接给我们俩说,

2、关于课间。

     上下午大课间、吃饭时间尽量不拖堂

  找学生谈话的老师可以在课间找,或提前通知。但必须让学生在上课铃响前进教室。

请各位老师尽量提前候课,把下一节的任务布置下去,让学生们有事干,争取在预备铃响就让全部学生进入状态,找好要用的物品。上课铃响还没找到物品的直接交由我处理。

希望老师们注意学生们的课间秩序,有大声喧哗、乱晃悠的一定要管,上课后提问就先提问这些人。因为只有学生尽快静下心来,才能尽快融入课堂,高效的上好咱这堂课。

上一节课的老师如果要找学生谈话或讲题,请把学生领到教室外面,让教室里面的学生自己安静复习或准备下一科。

学生预备铃响后才回来不算迟到,但必须打报告才能进。坚决不允许上课铃响后才回来。

3、关于课上。

对于课上违纪(睡觉、照镜子、说笑、传纸条、坐姿不正、摇头晃脑、手里面不拿笔、转笔、走思的)的一定严肃处理,绝不可纵容。第一次可以提醒、第二次就要进行惩罚,第三次就让他直接来找我。

上课时多到下面转转,看看学生们的反应,也起到督促的作用。

4、关于作业

    收发作业的事尽量交给科代表。上五、中午、晚四的作业老师们可以不用去,尽可交给科代表。不会的多教,干的不好的要批评。让科代表动起来,咱们就省心了。

对于作业情况一定要查看,抄作业的直接交到我们这来。没有交的同学要有惩罚,不要随便说说就没事了。对数次不交作业且没有正当理由的,直接交给我们处理。

5、关于学习

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课上的感觉。可以找时间和学生们多聊聊。

对那些学号靠前,成绩多次靠后的学生一定要找他谈话,问清原因,看是方法还是态度。讲方法,多鼓励。对自己科目好的但是总成绩不行的咱们要加以引导让他多学的其他的科目,否则到最后他可能算不进去也会影响自己成绩。

6、关于管理。

对学生的管理多严格都没关系,学生的韧度是很大的。高一学生的特点就是只要你管他肯定就出成绩,如果不管就肯定不出成绩。但在此同时要让学生明白你管他是为他好。这一点我们班主任会多说。

对学生的处罚多严厉也没问题,但要让学生心服口服。这就需要在处理、惩罚学生后的后续工作要跟上。

各位老师和班主任之间要互相体谅,在学生面前可以互相夸一下。让学生明白老师们的不容易。

三、各位老师讲自己发现的问题

第二次教研:

经过近一个月的二中生活,学生已经大致了解了二中的节奏,也知道了各位老师的脾气和讲课风格,以前隐藏的问题正在暴露,以前伪装的学生正在显形。这段更需要各位老师努力配合:

一、班级一周概况(由班主任主讲)

    学习、纪律等各方面

二、给各位老师的建议(由班主任主讲)

1、级部分配的零碎时间点。

提前告诉科代表,布置好任务,必须上黑板。

自己这科时间(早600、晚700后至预备铃响)只能做这科,找卷子、翻书、浪费时间的,发现马上制止。写别的科的,直接没收。让他自己给其他老师解释

不是自己的时间点,各位老师不要找学生谈话。

2、关于课间。

     上下午大课间、吃饭时间不拖堂

     上午跑操在957东区要集合完,下午眼睛保健操准时开始,学校开始查。

  找学生谈话的老师可以在非级部安排课间找,最好是咱们亲自下去,不然学生上下楼太浪费时间,而且也说不了多少东西。

希望老师们注意课间秩序,教室就是学习的地方,必须安静。

3、关于课上。

关注学生的小动作和睡觉情况,多到学生中间转转。发现问题,咱提前解决。

4、关于作业

    我的要求是科代表必须在上五预备铃响前发完上五和中午的作业,内容上黑板。晚四的作业必须也在预备铃前发完。所以要求科代表必须提前来找老师拿作业。请提前准备好。

     这段重点先放在抓不交作业的,他可以完不成,但绝不能不交。

5、关于考试

    这次考试咱们自己不要看的太重。因为有太多不确定因素——初中的习惯、高中的适应性、试卷的题型、分值比例等。但一定要让学生重视起来,要引导他们去关注自己的成绩和位置,给他们点刺激。

    开始提醒本周的周测,这才是有点能检验咱们自己的考试。让学生充分重视。

6、关于管理。

各位老师的管理力度要和班主任保持一致,可以更严,但绝不能松。

这一段学生会因为内务、纪律、卫生、跑操等方面耽误一些学习时间,请老师位多多包涵。我们俩班主任会尽量减少这类情况的发生,但在学生面前请各位老师要告诉他们,被处罚是他们本身不重视的结果,老师才不会以心疼,更不会给他们补课。

让学生们知道班里所有的老师要求是一样的严,自己没有退路,才会更好的回来学习。

三、学生反映的问题

1、语文:讲课时多给学生点思考时间,注重学生的平时积累

2、物理:进度有点快,学生信心不足。多鼓劲,课下多找学生聊聊。

3、地理:留点背诵的时间

4、历史:课上除了讲课,就是做题,没有记忆时间

5、总体:课堂上讲课时间长,学生记忆消化时间少,思考时间少

         学生的思想不端正,需要老师正确引导

四、各位老师讲自己发现的问题

第三次教研:

这次周测239240班一个第4,一个第6。这个成绩的取得是和各位老师的辛勤付出是分不开的,在此表示感谢。但还是请各位老师注意,毕竟这只是周测,咱们的目标是月考。我们希望十天后的月考咱班两个班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这更需要各位老师努力配合:

一、班级一周概况(由班主任主讲)

    各方面暴露出来的问题

二、给各位老师的建议(由班主任主讲)

1、利用这次周测说事。

成绩好的鼓励,树榜样,同时不能让他太浮躁;成绩差的多刺激,用其他同学的成绩、家长的期望等等,不能让他太舒服。一直讲到月考。

2、关注“二卷”。

     二卷的比重在加大,分差主要是在二卷。主要问题是学生们目前不会审题,不会答题,卷面问题太严重等等。

“得二卷者得天下!”多向学生们灌输这种意识。

3、利用好“学科小组”。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问题主要集中在数、理、化、地四科。

建议找“偏科生”(单科名次—班级名次15)、边缘生(60名前后)和主动想加入的。数学、地理、物理的可以分成两个组,一组最多10人,进行竞争。

对于学科小组,其实老师们不用作太多,也忙不过来,“造势”而已!关键是让学生重视,让学生自己动起来。

可以抽时间给学生讲点题,或在他们的试卷上多写几句话,或把他们的成绩每次单列出来等等,让他们觉得老师在关注他就行。当然有学生主动问题的,千万别打击他们积极性。

最后,对加入组内,但积极性不高的,坚决清除。还要向全班同学说明,老师给了他们机会,是他们自己不珍惜,是他们自己在堕落!

4、关于作业

    还是先关注作业的数量,然后对作业不认真的同学开始大力整治。

    中午走的晚的老师可以去班里转一下,现在有同学开始中午放学后在教室学会儿习,咱过去转一圈,他有可能问个题,哪怕只是和他说句话,也能逐渐引起他对这科的重视。

5、关于拖堂

    这一周现象有点多,正点下课的很少。

    拖堂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影响下一节课的老师上课。学生没时间活动,思维转不过来,下一节课就需要更多时间去调状态。互相体谅。

    尽量精简课上的时间,一节课的内容一节课清。其实很多时候不是讲不完,而是课上浪费了太多时间。

6、关于管理。

各位老师的管理要上力度,现在学生已经习惯了老师们的管理和处罚措施,所以不用再担心。如果学生有闹情绪的事可以交给我们俩去处理。

    另外提醒年青老师注意和学生保持适当距离,咱们是老师,他就是学生,可以对他笑,但只要脸一板,必须让他心里发怵。

三、各位老师讲自己发现的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