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边陲小镇里的俄罗斯族人【恩和小镇】

(2013-10-27 22:52:56)
标签:

恩和小镇

边陲小镇恩和

木刻楞

玛娜莉之家

心旅程

分类: 【行摄札记】感悟方圆

          边陲小镇里的俄罗斯族人【恩和小镇】

          回望故乡

        我不由得泪水盈眶

        虽说时光如奔流不息的河水

        但故乡袅袅的炊烟

        还是顺风将思绪

        引向了根植于心底的时光

        让我欢乐

        也让我忧伤

 

 

边陲小镇里的俄罗斯族人【恩和小镇】

 

  

边陲小镇里的俄罗斯族人【恩和小镇】

 

     据史料记载: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中,额尔古纳河被划定为中俄边界,但在这个条约签订之前,俄国人已经越过额尔古纳河在南岸放牧、开垦、淘金了。条约签订之后,俄国人撤离了他们的军队,拆除了军事堡垒,但数千淘金人员依然活跃在中国的领土上。后来部分人渡河进入额尔古纳市境内定居,恰好当时冀、鲁等地连年遭受旱涝灾害,有相当数量的青壮年农民“闯关东”来到额尔古纳地区。谋生者多为小商贩或淘金工,以烟、酒、糖、茶小百货与俄方换取小麦、牛、马、羊和砂金等,“闯关东”者中不少与定居在额尔古纳市的俄国姑娘结婚成家,繁衍后代。

 

 

边陲小镇里的俄罗斯族人【恩和小镇】

 

 

边陲小镇里的俄罗斯族人【恩和小镇】



边陲小镇里的俄罗斯族人【恩和小镇】


边陲小镇里的俄罗斯族人【恩和小镇】

 


边陲小镇里的俄罗斯族人【恩和小镇】


边陲小镇里的俄罗斯族人【恩和小镇】

 


边陲小镇里的俄罗斯族人【恩和小镇】


边陲小镇里的俄罗斯族人【恩和小镇】

 

    恩和,位于额尔古纳河以东、大兴安岭以西的中俄边境线上。是我国俄罗斯族和华俄后裔为主体的聚集地,在这里高鼻梁、蓝眼睛、黄头发,有着明显欧洲人特征的俄罗斯族群众随处可见。在这里的俄族人,基本是俄罗斯混血的第四代和第五代,据说已经有了第六代了,有的俄族孩子在城市里上学打工,恩和这里大部分是四五十岁以上的人,靠饲养牛羊为生,不过很多的俄族家庭都开设了旅店,在旅游旺季也能增加不少的收入,他们不仅热情、好客,而且还满口东北口音,最初见面说话还是让人吃一惊,总之这里的特有的带有异域特色风俗,给游客们留下了很深印象。这里大部分仍保留着较为完好的俄罗斯文化和生活习俗,使得人们不出国门,就可以领略到异国风情。


边陲小镇里的俄罗斯族人【恩和小镇】
俄式建筑是这里最大的特点


边陲小镇里的俄罗斯族人【恩和小镇】

 


边陲小镇里的俄罗斯族人【恩和小镇】

边陲小镇里的俄罗斯族人【恩和小镇】
当地人随拍


边陲小镇里的俄罗斯族人【恩和小镇】
当地人随拍


边陲小镇里的俄罗斯族人【恩和小镇】
村民正在运输木料  司机很有经验,在栅栏围起的院墙间稳稳穿行。


边陲小镇里的俄罗斯族人【恩和小镇】


边陲小镇里的俄罗斯族人【恩和小镇】
这里的木材资源很丰富,和广大东北农村相似,家家户户都是用木板做成的围墙。有的是木材原色,有的把它漆成白色、蓝色等颜色。


边陲小镇里的俄罗斯族人【恩和小镇】
俄罗斯族大娘

 

 

边陲小镇里的俄罗斯族人【恩和小镇】

在这里巧遇了一名俄族大叔,正在干活儿。

    这位大叔,在河水中维修挡板,干得很专注,丝毫不知道我就在他身边,跟随着他,在河水里、农院中,用我的镜头记录着它的生活,不久他发现了我,开始我有点不好意思,后来看到他也没什么介意,我也就放下了紧张的心,慢慢的与他聊了起来,最开始我还以为他会说出一罗圈的听起来让人饶舌的俄罗斯语,我还正发愁怎么和他交流呢,我可不会俄语,而当他从嘴中迸出第一句话的时候,我却有点惊呆了:他竟然满口纯正的东北大碴子味,呵呵!这样原来......


 

边陲小镇里的俄罗斯族人【恩和小镇】
怎么样,看上去很俄罗斯吧!

据说,他是这里第四代俄罗斯族人,他可也是中国人哦!


 

边陲小镇里的俄罗斯族人【恩和小镇】

这里还残留着少部分以前的破旧的木刻楞(俄罗斯人把这样的木材搭建成的房子叫做木刻楞)
边陲小镇里的俄罗斯族人【恩和小镇】


 

 

边陲小镇里的俄罗斯族人【恩和小镇】

我与另外一个俄族人的合影

他正在河边捞鱼,被我给影响了,可他很谦和。


边陲小镇里的俄罗斯族人【恩和小镇】
同样也是蛮有俄罗斯人的味道


边陲小镇里的俄罗斯族人【恩和小镇】

在恩和小镇边上,有一个雕塑,“三套车”。

还记得那首俄罗斯民歌么:“冰河覆盖着伏尔加河,冰河上跑着三套车......”


边陲小镇里的俄罗斯族人【恩和小镇】
恩和 村民们的农舍

 


边陲小镇里的俄罗斯族人【恩和小镇】

附近山坡上放牧奶牛


边陲小镇里的俄罗斯族人【恩和小镇】

 

 

边陲小镇里的俄罗斯族人【恩和小镇】

   

    在恩和小镇, 玛莉娜家的小木屋,看上去很温馨的,纯木质房屋,也就是当地人称的木刻楞。 平时玛莉娜大娘把房屋收拾得干干净净,作为旅店,来这里旅游的人们基本都住这样的房子,有的是多人间的,有的双人间,可以尽情的体验一番。我是九月中旬来的这里,那是夜间最低气温已经零度,入住当晚后半夜下起了雨,使得气温低到了零度以下,早上上山的时候还能看见霜。但是你请放心,不用担心房间里的温度过低,玛莉娜大娘听说我们要来,早就准备了木材烧火,通过那面唯一的一堵砖墙向房间里传递热量,也就是北方冬季常用的土火墙,睡觉前再加一些木料,烧上一晚你绝对会感到冷。


边陲小镇里的俄罗斯族人【恩和小镇】


边陲小镇里的俄罗斯族人【恩和小镇】
上边这几张图,是俄式桑拿。

用火烧开一大铁锅水,通过蒸汽让满屋温度集聚升高,人可以自如的在里边蒸。

边陲小镇里的俄罗斯族人【恩和小镇】
“列吧”,是俄罗斯人传统的主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面包吧,就是稍微硬一些,慢慢吃就习惯了,这些是玛莉娜大娘家中自己做的早餐,还有自己家的牛奶,蓝莓酱等,挺丰富的,也很有热量,怪不得很多俄罗斯人成年以后都那样“雄壮”呢。呵呵


边陲小镇里的俄罗斯族人【恩和小镇】
在恩和有很多家村民都开设旅店,

游客们可以在这带有异域风情的中国土地上,尽情享受!

 


边陲小镇里的俄罗斯族人【恩和小镇】

夜幕降临的“玛莉娜之家”

边陲小镇里的俄罗斯族人【恩和小镇】

清晨,临走之前在木刻楞前留个影。


边陲小镇里的俄罗斯族人【恩和小镇】
【我和玛莉娜大娘的合影】

玛莉娜,是她的俄族名,她还有一个中文名字叫韩春香,

名字很中国,口音很东北,性格特点很热心很开朗,

能让你的旅程平添一份温馨。

 


边陲小镇里的俄罗斯族人【恩和小镇】

在房间里,摆布着俄罗斯特有的小纪念品“套娃”。


边陲小镇里的俄罗斯族人【恩和小镇】

 

边陲小镇里的俄罗斯族人【恩和小镇】
【恩和小镇的全貌】

 

    这是我凌晨四点多起床后,跑到对面的山头上拍摄的照片,由于是阴天雨后,在山顶上我整整呆了一个半小时等待黎明,被冻得瑟瑟发抖。最终也没见到日出。遗憾!但对恩和这个边陲小镇的整体感受,却是永生难忘!

下次,我还会再来的......


边陲小镇里的俄罗斯族人【恩和小镇】




         【心旅程】:  

 

               2013年9月中旬 呼伦贝尔自驾之行 夜宿边陲小镇恩和

               2013年10月27日深夜 于太原 整理发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