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家祠堂掠影【缅怀,忠烈千秋·杨家将】

(2012-12-13 23:05:43)
标签:

杨家祠堂

杨令公

山西代县杨家祠堂

天波杨府

杨氏族谱

分类: 【行摄札记】感悟方圆

         旌旗舞动云飞扬,战鼓擂鸣彻四方。
        踏水猎山千万里,只为保国安家邦。
        征途重险不畏难,父子同心敌胆丧。
        捷报频传关山外,凯歌涤荡心欢畅   ......

                                                          犹记当日战火燎原,

                                                          汝提枪跨马,英姿勃发,

                                                          左勾右挡,尽显光华  ......

          山盟誓,

          成云烟,

          且将尘缘释心间  ......

 

杨家祠堂掠影【缅怀,忠烈千秋·杨家将】

  

【旅行札记】  

    记得那是一个秋日,说是秋,却似夏,朗朗烈日仍然披着盛夏的衣襟,裹着我那颗经不住热烤的心,让我浑身透不过起来,挣扎着,一心想甩掉这身上的衣服,好在,微风透过车窗的狭缝,调节者周围的温度,使我的心不至于在这样一个仲秋的时节被烤焦,真是说不过去......

    由广武城返回太原的高速路上,突然被眼前的一个偌大的路牌吸引——“去往杨家祠堂 1公里”,哦?原来附近就是杨家祠堂,顿时,脑海中就浮现出一个战马嘶鸣、刀枪碰撞的古战场,而且都是跨马拎枪的“杨家将”,个个威风凛凛,这段故事从孩提之时就已经注入了脑海,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如此说来,马上就要到杨家祠堂了,早就听说过,这样一个机会岂能错过。于是,一把方向一脚油门下了高速,向杨家祠堂开去...... 走啊走,也不知走了多远,怎么还见不到啊,忽然又看见路旁一个路牌,“距杨家祠堂55公里”,“啊——还有这么远呢?” 简直被高速路上的那个路牌忽悠了,也不写清楚点,到底是1公里还是55公里啊?还是距出口1公里啊?中国的汉字真是有意思嘞!

    既来之,则...... 还是逛一逛去吧,反正还能顺便看看代县城,大有40分钟后,就逐渐看到了以下的一幕幕......

 

 

杨家祠堂掠影【缅怀,忠烈千秋·杨家将】 

这里的杨家祠堂,坐落在一个村子中间,

古朴、幽静,路面却很干净,气氛很和谐,

可以看得出这里村民的素质还是蛮高的。

 

 

 

杨家祠堂掠影【缅怀,忠烈千秋·杨家将】

祠堂大门两侧各有一个牌坊

 

 

 

 

杨家祠堂掠影【缅怀,忠烈千秋·杨家将】
右边是村里的大戏台,我把它给疏忽了,没有拍下来,其实这个大戏台还是很有意义的......

 

 

【杨家祠堂的来历】

    在古老的雁门关下,有一个以杨家祠堂而闻名的鹿蹄涧村,村里1000多口人,其中一多半都是杨家后代。   杨家祠堂始建于元代,是国内现存最完整的一座杨家祠宇。因杨业死后被追赠为“太尉”,谥号“忠武”,他的后代以此题祠名为“杨忠武祠”,俗称“杨家祠堂”。  

    祠堂大殿前,有一块鹿蹄石,形状奇特,雕刻秀美。传说是杨业十四世孙杨友,镇守代州时一日外出打猎,射中一只梅花鹿。这只鹿带箭逃走,杨友紧追不放,追到现在的鹿蹄涧村,梅花鹿突然钻入地下。杨友命人挖掘,挖出奇异的一方石头,上面雕刻着梅花鹿带箭图案,并有明显的鹿蹄印。后来,人们将这块奇异的石头搬回祠中存放,鹿蹄涧村由此得名。  

    多少年以来,为缅怀先祖精忠报国的高尚情怀,鹿蹄涧村年年都举行村祭,年年村祭必定唱戏,唱戏必唱杨家将戏。就是在上图所露出的一部分的那个戏台上演出。 “血战金沙滩”是杨家将传说故事中,杨家将打得最悲壮、最惨烈的一仗。在这场恶战中,杨家将的七郎八虎中,大郎、二郎、三郎、七郎战死,四郎、八郎郎被俘,五郎出家,整个一个杨家战死一大半。戏曲《金沙滩》演的就是这件英勇悲壮的事迹。但鹿跨涧村民什么戏都看,唯独不看《金沙滩》这出戏。  

 

 


杨家祠堂掠影【缅怀,忠烈千秋·杨家将】

 

 


杨家祠堂掠影【缅怀,忠烈千秋·杨家将】
“奶送子平安”
可以望文生义了,一定是佘老太君送子上战场的声声祝福。



杨家祠堂掠影【缅怀,忠烈千秋·杨家将】

 杨家祠堂。坐北向南,门前有一对蹲坐的石狮子守护在祠堂。祠门以南,有三间楼台,名为“颂德楼”,这里是杨氏族人祭祠祖先的祭台。沿石阶而上,抬头即可见到祠门上悬挂的金字匾额:分别是“奕世将略”、“一堂忠义”、“三晋良将”,祠堂两厢有描述杨家将战绩的连环壁画,陈列着杨家将史迹展览和相关文物。后院是祠堂的主体部分,有正殿五间,正中是杨继业夫妇的塑像,两侧是杨门八子像。此外还有许多石碑,都是历朝历代褒扬杨门忠烈的文字,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杨家祠堂掠影【缅怀,忠烈千秋·杨家将】

 

 

 


杨家祠堂掠影【缅怀,忠烈千秋·杨家将】

 

 

 


杨家祠堂掠影【缅怀,忠烈千秋·杨家将】

 

 

 


杨家祠堂掠影【缅怀,忠烈千秋·杨家将】

 

众郎英姿天共鉴  
担得天波保国安

 

                                 巾帼勇承须眉任  
                                 泪落得胜归来时

                                 只因人月两难圆  

 


杨家祠堂掠影【缅怀,忠烈千秋·杨家将】

 

 

 

 


杨家祠堂掠影【缅怀,忠烈千秋·杨家将】

 

 

 

 


杨家祠堂掠影【缅怀,忠烈千秋·杨家将】

 

 

 

 


杨家祠堂掠影【缅怀,忠烈千秋·杨家将】

 

 

 

 

杨家祠堂掠影【缅怀,忠烈千秋·杨家将】

山西代县的杨家将后代按族谱记载已繁衍至141代,是正宗的杨家将传人。

 

和这里看门的大爷聊了聊,他们都是杨家的后人,在这里轮流看守祠堂,年复一年。

 

【杨氏族谱】:网址

http://blog.163.com/haizhu97@126/blog/static/24400631201116222780/

 


杨家祠堂掠影【缅怀,忠烈千秋·杨家将】

 

 

 


杨家祠堂掠影【缅怀,忠烈千秋·杨家将】

 

 

 


杨家祠堂掠影【缅怀,忠烈千秋·杨家将】

 

 


杨家祠堂掠影【缅怀,忠烈千秋·杨家将】

 

 

 


杨家祠堂掠影【缅怀,忠烈千秋·杨家将】

阵阵萧声入耳闻,

淡淡幽思浮眼前。

 

 


杨家祠堂掠影【缅怀,忠烈千秋·杨家将】

 

 

 


杨家祠堂掠影【缅怀,忠烈千秋·杨家将】

 

 

 

杨家祠堂掠影【缅怀,忠烈千秋·杨家将】

    壮志未酬英灵在,捐躯赴国慨而慷。
  凄花碎雨飘零雁,万缕忠魂返故乡。
  同声一哭青纱帐,千秋百代竞流芳。

 

 

 

 

 

 

心旅程: 2012年 9月15日  自驾独行访杨家祠堂

         2012年12月13日  披风戴雪书旅行博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