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些人 ,一生中苦苦追寻大道,殊不知这道便在脚下。我们走过的每一步都是道,虽然不尽然合天地至理,但这都是道,古语有云:大道三千。谁又能真正的明白其中道理呢?

【恒山:
道教名山】
据《云笈七签》卷二十七记载为道教三十六小洞天中的第五洞天,茅山道的祖师大茅真君茅盈曾于汉时入山隐居修炼数载;八仙的之一的张果亦曾修道于此。古有十八胜景,今尚存朝殿、会仙桥、九天宫十余处。为我国道教名山之一。


恒山山高风大,气候变化剧烈,故建筑多依悬崖峭壁而建,或开凿石岩而成,形成了独有的奇险特色。恒山山脉东西绵延五百里,锦绣一百零八峰,主峰天峰岭海拔2016.1米,为北国万山之宗主,叠嶂拔峙,大气磅礴。

望常山之峻峨,登北岳之高游
【班固】
天地有五岳,恒山居其北,岩峦叠力重,诡怪浩难测
【贾岛】


【恒山何时封岳】
追溯北岳的来历,早在远古尧时,命羲和氏的四个儿子分别掌管四岳,羲仲为东岳长官,羲叔为南岳长官,和仲为西岳长官,和叔为北岳长官,到舜帝时,舜帝用了一年的时间巡狩四岳,二月东到泰山,五月南到衡山,八月西到华山,十一月北到恒山。




【恒山的其他名称】
20世纪80年代成书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也载明:“自春秋时期起到明朝早期,北岳恒山一直在河北曲阳和涞源之间,也曾称常山、大茂山;明朝后期和清初,恒山才标注在山西浑源”。
“大茂山”为北宋和辽的界山,曲阳、飞狐分属北宋、辽。当时的恒山山脉称为常山山脉,其中“倒马关”还出现在金朝的版图里。北岳,由于战争几度不属中央政权管辖。
【恒山的位置】
恒山。曾名常山、恒宗、元岳、紫岳。位于浑源县城南10公里处,距大同市62公里。其中,倒马关、紫荆关、平型关、雁门关、宁武关虎踞为险,是塞外高原通向冀中平原之咽喉要冲,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主峰天峰岭在浑源县城南,海拔2016.8米,被称为“人天北柱”,“绝塞名山”,“天下第二山”。





泰山如坐,华山如站,嵩山如卧,恒山如行.





明太祖朱元璋封“五岳”、“四海”等诸神。










心旅程 2012年8月5日 登临恒山
2012年8月12日整理发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