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村庄两世名人【寻访古村落之“榆次西左付村”】

标签:
榆次西左付村张彪刘知远乌金山田家湾水库寻访古村落 |
分类: 【行摄札记】感悟方圆 |
【坐落在西左付村口处的“张彪祠堂”】
现榆次西左付村,保留有张彪民国时期建立的“张氏祠堂”一座,其母与其之墓皆安葬在此。
张氏宗祠 扁
村口矗立的张彪塑像
【碑文注写张彪其人轶事】:
张彪(1860~1927),字虎臣,清,榆次县(今晋中市榆次区)左付村人。从小丧父,家境十分贫寒,以推车运煤挣钱糊口。
母亲亡故后,于光绪六年(1880)投补太原抚标兵额。后因武功超群,又应童子试。山西巡抚张之洞发现其身体健壮,人才出众,办事踏实可靠,甚是喜爱,提拔为随身侍卫,视为心腹,连连擢拔。
光绪十五年(1889),张之洞升任湖广总督,时值汉口水患成灾,张彪受委督修湖西大堤。其间,精心设计,严格施工监督,工程顺利完成,水患根除。当地称大堤为“张公堤”。随后,负责监修武泰、武丰两闸,工程同样科学坚固。光绪二十三年(1897),张彪受清政府委派,赴日本考察军政、营阵以及枪炮诸事,军事才能大有增长。光绪二十六年(1900)后,在湖北创练鄂军,被清政府授予“壮勇巴图鲁”称号,同时受命负责管理将校学堂,精心为学员“改编制,易章服,选择器械”,升授湖广督标中军副将。光绪三十二年(1906)升任四川松潘镇总兵。是年秋,南北两师在河南彰德府会操,任南军总统制官。加提督衔任督练公所总参议,总办湖北的制皮、制毡、制呢诸厂事宜。光绪三十四年(1908),南北两师在安徽太湖县会操后,赏“奇穆钦巴图鲁”称号,补授湖北提督,总办湖北讲武学堂。宣统三年(1911),张彪任第八镇统制并兼统巡防营。农历八月十九日辛亥革命爆发,率部下三千人顽守总督衙门,与起义军巷战二日。之后又乘清援军到来之机,率队先行夺得龟山炮台,清军重新占领汉阳。南北议和后,卸职东渡日本。民国元年(1912)回国,被政府聘为高等顾问,授予陆军中将衔。从此居住天津,并在日租界地置田二十亩,修建花园住宅,取名“张园”。民国13年(1924)孙中山北上和谈,偕夫人宋庆龄曾住张园。翌年2月,被逐出北京的末代皇帝溥仪及皇后婉蓉等也住在张园。每日清晨,亲自洒扫庭院,以尽所谓“事君”之道。民国16年(1927)病逝于天津。同年,移灵归里,入张家祠堂,并将慈禧太后、光绪皇帝赐赠的半副銮驾和其他文武大臣赠送的楹联匾额等也同放于堂。
【碑文】
修缮之中的张彪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