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受儒道文化熏陶了几千年的中国人来说,宅院就像是一面旗帜,它标志着一个人、一个家族在事业上的成败和社会地位的高低。宅院,是一个人走向世界最初的出口,也是一个人事业的一个可靠而安静的归宿。
三多堂,是晋商大地的有一个奇迹,它的主人曹家的兴败是晋商500年兴衰史的缩影。然而,如今由于宣传上的因素,现代的名气上却不如周边的几个晋商大院,人们对祁县的乔家大院、拥有日升昌的平遥古城、规模宏大的灵石王家大院等印象颇深。对三多堂了解甚少。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神秘的晋商宅邸——

曹家大院又名三多堂,位于山西省太谷县北洸村,距乔家大院7公里,为太谷曹家创始人曹三喜开创曹家辉煌基业,成为晋商一支劲旅时所建。

三多堂的后院

三多堂的院墙很高

你还记得在电视剧《亮剑》中,就在这个门口,李云龙单刀赴会,
拉着楚云飞的手,从这个大门走出的样子吗?

院落中的主道
三多堂的头衔:
1、她曾是整个中国亚洲的金融中心之一;
2、她曾是为美国人称为中国的华尔街;
3、她曾被国人褒扬的晋商中心“金太谷”;
而今,太谷这座古城连同这三多堂,正在在人们的脑海和视线中消失……


“三多堂”的“三多”指的是多福、多寿、多子。三多堂既是曹氏家族进行经营决策、金融贸易、巡视监督大小商品的总部,也是曹家生活和娱乐的大本营。曹家在太谷北村原建有“福、禄、寿、喜”四大宅院,经过岁月沧桑,有的残损,有的毁坏,只留下这“寿”字型的“三多堂”大院基本完好。1995年10月“三多堂博物馆”正式开馆。细观院内的建筑,沿袭了明代古朴、简洁、高耸大雅的风格。特别是三座堂楼,窗户均是斗拱形,楼墙为宝塔式结构,一楼墙厚1.6米,二楼1.4米,三楼1.2米,具有很强的抗震功能,墙体厚实使室内冬暖夏凉。楼顶平台上还修有三座飞檐角翘、造型各异的榭亭,凭栏远眺,数里之外尽收眼底,俯视四周北村舍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在这里既可观景赏月,又可望风放哨,可谓一举两得。

三多堂 多寿院









中国商帮中的又一个传奇
从人文角度来看,太谷县不仅有历史上富甲一方的曹家,还有近代声名显赫的孔祥熙孔家。尤其是曹家,其传奇故事对游客很有吸引力。曹家“三多堂”神话的创造者曹三喜,原本农民出身,为生计所迫到内蒙古谋生,以种菜、养猪、磨豆腐为生,生活十分艰辛,略有积蓄后,开始利用当地盛产的高梁酿酒,酿酒业就此成为曹家挖掘的第一桶金。此后,曹三喜又发展了杂货业、典当业等,并逐步向沈阳、锦州以及日本等地扩展,最终于明末在东北创建了雄厚的商业基地,成为一代巨富。到了清道光、咸丰年间,曹家商业发展到鼎盛时期,商号达640多个,资产高达1000余万两白银,总雇员近5万。所以《山西通志》称曹家为晋商首富。



昔日的票号 就座落在自家的堂院里
如今依然按照当年店铺中的样式摆放着

当年的独轮车、何种古董陈列、私塾间、供奉的关公像、地下通道等等,依然历历在目。

瞧,这地方很有点意思。
这里是曹家的银窑,就是藏银子的地方。
很隐蔽,就在主宅的炕上开了一个口子,
这个洞,很深!
白花花的银子,就通过一个吊篮运送下去。

富甲一方的曹家
在三多堂,在曹家有这样几个记录:
山西省历史上出现的第一台发电机、第一辆汽车都出在曹家。
据史料记载,1923年,曹家从国外购回一台发电机,全院全部点上电灯,曹家的一位姨太太为了显示豪华富丽,便过起了阴阳颠倒的生活,每日白天睡觉,晚上8点起床吃饭,12点吃午饭,早上6点吃晚饭。民国初年,曹家购买回来一辆小汽车,在当时省城太原府的达官贵族还坐着四轮马车的时候,太谷乡间小路上已有冒烟的“电毛驴”了。
如今,在这里珍藏的各类珍奇异宝,数不胜数,什么羽毛镜、“百寿大屏风”古陶等价值连城的稀世之宝,以及近2000件瓷器,从掸瓶、罐,到碟、碗、盘种类繁多,琳琅满目,其中不乏许多珍品。“金火车头钟”是当年慈禧太后为偿还西逃途中所借曹家银两的赏赐,原为法兰西献给乾隆皇帝的贡品。

百寿大屏风


【三多堂的来历】
相传,以前“三多堂”还不是现在的院落,也不是曹家的,是一个败落财主家的,财主家的后人不敢住,说院里闹鬼,到了半夜就有一白一金的俩个人在院里叫你是曹家的吗,吓的他们不敢住了,请了许多和尚,道士念经多不管用,一直空了好多年,过了好多年来了一个推独轮车的年青人,来到这里,天黑了有下起了雨,想住在这个院,财主家的后人说院里闹鬼你不害怕就住吧,年青人想为人不做愧心事,半夜不怕鬼叫门,就住了下来,到了半夜果然那俩人有来了,你是曹家的吗,年轻人开始吓了一跳,但一想是呀,我姓曹呀,我又没害过人,怕什么,就说我姓曹,俩人一笑我们可以交差了,玉帝看你多年行善,特赐你黄金白银,来吧跟我们拿把,说完来到墙角一晃就不见了,年轻人大胆的来到墙角挖开一看,果然有好多财宝,年轻人把财宝取出,到了天明找到院落主人说想买这个院,院主人很高兴,多年来闹鬼没人赶住,现在有人买,就很便宜的买给了他,年轻人就住在这里,不做补锅的生意,干起了大买卖,后来还把院落修成了,福,禄,寿,也就是现在的三多堂。

望着高高的院墙,结束了三多堂的寻梦之旅。
真的希望这里的管理者,动动脑筋,扩大宣传,
开发旅游,把三多堂的旅游名气提升了,
让昔日的这个晋商奇迹,在三晋大地上永放光芒。
三多堂自驾游行摄随想
2011年8月21日 游览三多堂
2011年11月26日 整理发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