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江南,碧玉周庄。千年吴地遗风,江南文化名片。哦,周庄,我终于来了……

千年历史沧桑和浓郁吴地文化孕育的周庄,以其灵秀的水乡风貌,独特的人文景观,质朴的民俗风情,成为东方文化的瑰宝。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杰出代表的周庄,成为吴地文化的摇篮,江南水乡的典范。
此次为期六天的江南之行,一路烟雨蒙蒙,云里雾里,每个景致都是犹抱琵琶半遮面,老天好像故意让你迷迷糊糊,看不清江南的一景一物,这反倒增添了些许神秘,越发的让你心痒痒。这大概就是江南的魅力吧。但,就像是生活中,你总是需要晴天的,一个晴朗的天会驱散你一天的疲乏,也会让一切呈现的真实起来,这不老天还是眷顾了我,一早从苏州出发,清晨就是个朗朗天,预示着此番周庄之行注定经典。
快马扬鞭,飞奔大约一小时后,踏上了周庄的土地。果然,在一片静如水洗的天空之下,一个楚楚动人的水乡泽国被完全地呈现出来,她是那样的迷人,那样的婉约,那样的让我留恋……
第一篇
【水韵周庄】
周庄镇旧名贞丰里。据史书记载,北宋元佑年间(1086年),周迪功郎信奉佛教,将庄田
200亩(13公顷多)捐赠给全福寺作为庙产,百姓感其恩德,将这片田地命名为“周庄”。
周庄镇大部分住户,都是临水而居,其中的“水”是指哪些河川? 昆山是著名的江南水乡,河道密布,湖泊众多。吴淞江、娄江横穿东西。湖泊较大的有淀山湖、阳澄湖、澄湖、傀儡湖。周庄镇自古为泽国,南北市河、后港河、油车漾河、中市河形成井字形。
在这里,无需太多言语,看图吧——















第二篇
【古韵周庄】
周庄
环境幽静,建筑古朴,历经 900多年沧桑,仍完整保存原来水乡集镇的建筑风貌。全镇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民居仍为明清建筑,仅有 0.47
平方公里的古镇有近百座古典宅院和60多个砖雕门楼。周庄民居,古风犹存,最有代表性的当数沈厅、张厅。同时,周庄还保存14座各具特色的古桥,共同构造了一幅美妙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风景画。周庄,悠远的历史,给古镇造就了诸多胜景。著名建筑学家罗哲文盛赞周庄“不但是江苏省一个宝,而且是国家一个宝”。

周庄的魅力,还在于它的文化蕴涵。沈厅、张厅、迷楼、叶楚伧故居、澄虚道院、全福寺等名胜古迹,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和观赏价值。西晋文学家张翰(字季鹰),唐代诗人刘禹锡、陆龟等曾寓居周庄;元末是初沈万三得天时地利,成为江南巨富;近代柳亚子、陈去病等南社发起人,曾聚会迷楼饮酒吟诗;当代名人到周庄采风者更不胜枚举,像台湾作家三毛那样钟情周庄,像旅美华人画家陈逸飞画了油画《双桥》后和“双桥”一样驰名世界,像著名画家吴冠中赞誉
“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像著名建筑学家罗哲文称颂“周庄是中国的一个宝”等,他们对周庄情由独钟,可见周庄的魅力何其无穷!




第三篇
【俗韵周庄】
周庄历来民丰物阜,悠远的文化传统形成了丰富多彩、绕有情趣的民间习俗。除了在宗教场所举行的各种仪式,在乡间田头,人们也用自己创造的方式表达内心的祈愿。独特的江南水乡民风逐渐形成,越来越散发出她的无穷魅力。





此行仓促,不能尽揽这里的民俗风情,但她的韵味早已弥散在我身上,她的水,她的巷,她的花棚船,阿婆茶,让我回味无穷——

2011年10月4日 从太原经南京苏州 长途自驾至周庄
2011年11月7日凌晨
在太原整理发博(心旅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