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下寻根·洪洞大槐树【明代移民遗址】

(2011-09-12 15:41:01)
标签:

山西洪洞

大槐树

寻根

怀根

心旅程

分类: 【艺术随想】谁都是艺术家

大槐树,已成了人们的心灵之树,那颗盘延大地的根,也就成了人们的心灵之根。

天下寻根·洪洞大槐树【明代移民遗址】

怀根

          【图/文  心旅程】

 

不知何时起

记忆深处

便开始有惆怅的思念

抹不去漂泊的光景

看不清家的方向

心灵归处便交付给那颗大槐树

那个予以寄托精神的方向    


天下寻根·洪洞大槐树【明代移民遗址】

在山西省洪洞县贾村附近,南同蒲铁路西侧,有一处浓荫盖地、槐柳相间的树丛。每年,这里都游人不断,名声传遍五湖四海。

   一个假日,我们一行八人来到了这里,这就是数不清的亿万人的“故乡”——洪洞古大槐树处。

 

 

天下寻根·洪洞大槐树【明代移民遗址】
[大槐树公园外围]    仿古店铺林立

 

 


天下寻根·洪洞大槐树【明代移民遗址】
[大槐树入口处]

 

 

 


天下寻根·洪洞大槐树【明代移民遗址】
[在这里每年都举办寻根祭奠大礼]

 

 

 


天下寻根·洪洞大槐树【明代移民遗址】
[公园主殿]   为后来新修建筑

 

 

 

 

天下寻根·洪洞大槐树【明代移民遗址】
[殿前广场]  这里经常举办各类庆典活动

 

 


天下寻根·洪洞大槐树【明代移民遗址】
[包金的殿柱]  

 

 


天下寻根·洪洞大槐树【明代移民遗址】
[恢弘的大雄宝殿]

 

 

 


天下寻根·洪洞大槐树【明代移民遗址】

[据说这是颗老梨树]   枝节盘生

 

 

 



天下寻根·洪洞大槐树【明代移民遗址】
终于看到了大槐树

不过

照片是可以蒙骗你的眼睛的

其实这个槐树是假的

是人造景观

但也颇为壮观

 

 


天下寻根·洪洞大槐树【明代移民遗址】

[这可是一颗真正的槐树根]

 

 

【山西移民故事】

    山西这18次移民,都与洪洞大槐树发生过关系。据史载,明初从山西迁民,不管老百姓家在何府何州何县,都要先集中到洪洞县去。

    洪洞县贾村,当时有一古刹名叫广济寺。寺旁有一棵大槐树。明政府在广济寺为移民登记,“发给凭照、川资”,尔后再由此处编队迁送。老百姓在离开洪洞时,人人悲伤,个个哭泣。他们拖儿带女,扶老携幼,肩挑箩筐,手拄破棍;有的灌一桶霍泉水(洪洞县的一股泉水),有的撮一把洪洞土,有的藏几片槐树叶,三步一回头,五步一转身,状极可悯。当广济寺在视线中渐渐消失时,人们总想在最后一瞥中寻找个有纪念意义的东西,作为今后怀念故乡的标记。

    此时,恰好能看见耸立在广济寺旁的那株古槐。那槐树苍老挺拔,枝繁叶茂,高耸入云,在秋阳的照射下,闪着翠绿色的光亮。树上还有乌鸦窝,高筑枝头。于是,这株古槐上老鸹窝的形象便牢牢印在所有迁民们的心中。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父传子,子传孙……一代一代流传了下来。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问我老家在哪里?山西洪洞老鸹窝。”

 

 

天下寻根·洪洞大槐树【明代移民遗址】
【第三代大槐树】

 

 


天下寻根·洪洞大槐树【明代移民遗址】



天下寻根·洪洞大槐树【明代移民遗址】

[ 此地为古大槐树处 ]

天下寻根·洪洞大槐树【明代移民遗址】
  【那颗大槐树】

     在树丛中,有一碑亭,亭内矗立着一块高大的石碑,上书“古大槐树处”五字。石碑矗立处,就是数百年的第一代大槐树生长的地方。这棵大槐树在地面消失之后,从根部又生长出一株小槐,人称第二代。这株第二代槐树不知何年又干枯了,如今树体尚在,枝叶全无,挺立于碑旁。说来有趣,第二代死后,从它的根部又生出一棵第三代来,30多年来,年年枝繁叶茂,一年比一年高大。

 


天下寻根·洪洞大槐树【明代移民遗址】
[根根丝带寄托亿万人的深深思念]



天下寻根·洪洞大槐树【明代移民遗址】

[古驿道]  据说当年一批批的移民队伍,就是从这里走出洪洞县的

 



天下寻根·洪洞大槐树【明代移民遗址】

 

【明代大移民】

     从现有史料来看,明初从山西迁民共有6次,这些移民,不仅被迁送到山东、河南、河北、北京,还有的迁送到了遥远的淮河以南。至今在北京大兴顺义等县,还有许多以山西的县名命名的村庄,如长子营、屯留营、霍州营等。

 


天下寻根·洪洞大槐树【明代移民遗址】

 

 



天下寻根·洪洞大槐树【明代移民遗址】
[这里树立着槐木的化石]

 

 天下寻根·洪洞大槐树【明代移民遗址】

【当年的移民通告】

  

    大明初定天下,万物待苏。中原地带人口稀少,而山西却人口众多,尤为平阳府人多为患,这严重的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所以大明皇帝深谋远虑,特制定此迁民政策。

 [迁民目的]

    发展农业生产,充实国力,稳定明朝政权。

    迁民原则:

    把人多地少地方的农民迁到人少地多的地方或无人之地。

 [迁民对象]

    一、“无田者”或“田少人多者分其丁”。

    二、军转民。明朝建国后,多余的军队转业为民,从事农业生产,并可在边疆地区或关塞要地实行军垦,既可省去内地粮食供应的不便,又可节省国家财力和减轻人民的负担。

    三、罪犯囚徒送到垦区垦荒。

    四、招抚流民无业者垦荒。

    五、安置难民,留居垦田。

 [迁民优惠政策]

    一、新迁户每户给田十五到五十亩,并给一定的菜地和宅基地。

    二、三至五年不征税。

    三、在地广人稀的地区,有余力的农户多垦不限,有的还明确规定多垦部分“永不课税”。

    四、对应迁之民,在起程前政府还要按被迁者路程的远近计程发放路费。

    五、到达目的地后,当地政府还要发放衣物、口粮、农具、耕牛和种子等,以利安家垦作。

  [办理迁民的程序]

    凡外迁人口请在三天之内到广济寺内西厢房处登记造册。

    一、领取迁民凭证及川资一份。

    二、根据凭证通知的时间到广济寺旁大槐树下集合外迁。

    三、妥善保管凭证,到迁入地后办理入户手续。

    此政策为朝廷制定,若有违反者一律严惩。

 

                                                    大明洪洞签发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