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个古村叫“后沟”【农耕文化的典范】

(2011-08-27 21:30:12)
标签:

后沟古村

榆次后沟

自驾游

农耕文化

旅游

分类: 【行摄札记】感悟方圆

远离喧嚣的浮躁  

寻一片养心之地

当你的身体

渐渐的置入其中

你的心

是否已经释然…… 

有个古村叫“后沟”【农耕文化的典范】

   后沟古村 位于晋中市榆次区东赵乡,与晋中市寿阳县交界。总面积1.33平方公里,现有居民75户,251人。最高海拔974米,最低海拔907米,相对高差67米,形成了后沟村沟、坡、垣、滩纵横交错的独特地貌。

 

有个古村叫“后沟”【农耕文化的典范】

 

 


有个古村叫“后沟”【农耕文化的典范】

 

   后沟古村浓缩了黄土旱塬农耕文明的传统经典,保存了中国北方汉民族自给自足的传统文明。民居建筑为典型的黄土高原土穴窑居,其特点是依崖就势、随形生变、层窑叠院、参差别致。遥相呼应的石窑、土窑、砖窑等,形成了后沟村浑然天成的独特风景。

 


有个古村叫“后沟”【农耕文化的典范】

 

 

 

 

有个古村叫“后沟”【农耕文化的典范】

 

 

 

 


有个古村叫“后沟”【农耕文化的典范】

 

 

 


有个古村叫“后沟”【农耕文化的典范】

 

  

    后沟古村,这是浓缩保留了千百年黄土旱塬农耕文明的传统经典:民间文化中的精神信仰、生产方式、生活状态、传统工具、民俗民风,保留了中国,特别是北方汉民族千百年来自给自足的传统文明,在后沟古村,古朴的农耕文化、纯正的自然文化、传统的信仰文化、灵动的生态文化,构成了完整的民间文化体系。2003年元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宣布后沟是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古村落农耕文化遗产保护采样地。

    古村得以保存至今,可以说和她所处的偏僻地理位置不无关系,更主要的是经济的相对落后,致使后沟村民对外来的现代文明、生活方式的接纳、模仿和吸收能力变弱。这样,后沟村内部产生的破坏力就无法形成气候,从而不可能对后沟村原有的文化产生颠覆性的影响。

 

有个古村叫“后沟”【农耕文化的典范】

 


有个古村叫“后沟”【农耕文化的典范】

 

 

 


有个古村叫“后沟”【农耕文化的典范】

 

 

 


有个古村叫“后沟”【农耕文化的典范】

 

 

 


有个古村叫“后沟”【农耕文化的典范】

 

 


有个古村叫“后沟”【农耕文化的典范】

 

 


有个古村叫“后沟”【农耕文化的典范】

 

 

 


有个古村叫“后沟”【农耕文化的典范】

 

 

 


有个古村叫“后沟”【农耕文化的典范】

 

 

 


有个古村叫“后沟”【农耕文化的典范】

 

 


有个古村叫“后沟”【农耕文化的典范】

 

 

 


有个古村叫“后沟”【农耕文化的典范】

 

 

 


有个古村叫“后沟”【农耕文化的典范】

 

 

 


有个古村叫“后沟”【农耕文化的典范】

 

 

 


有个古村叫“后沟”【农耕文化的典范】

 

 

 


有个古村叫“后沟”【农耕文化的典范】

 

古村地下排水系统

可与一流的水利专家设计的工程相媲美,从村东北、西北的高处起,穿村过院,勾连各家各户,形成黄龙、黑龙两个体系,流经村西南、东南留水口最终归入龙门河中。

 

有个古村叫“后沟”【农耕文化的典范】 

 

 

 


有个古村叫“后沟”【农耕文化的典范】

 

 

 


有个古村叫“后沟”【农耕文化的典范】

 

 


有个古村叫“后沟”【农耕文化的典范】

 

 


有个古村叫“后沟”【农耕文化的典范】



有个古村叫“后沟”【农耕文化的典范】

 

                                                            

                                  8月13日    一行十人 后沟游

                              8月27日    整理发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