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地区的“咸海”正在走向死亡【图文】

标签:
杂谈兔宝贝咸海唐朝疆域图 |
分类: 【图籍典藏】美、妙、奇 |
卫星图像显示咸海面积急剧萎缩
因湖水干枯而废弃的轮船
干枯的湖底
远眺一片苍茫
消亡之中的湖水
【历史】
你知道吗?咸海在我国历史上还曾经是中国的版图,在唐朝、元朝整个咸海都曾是我国的领土。
唐朝时期疆域图
【分析原因】
1、前苏联时期追求经济发展,大量引流灌溉
1918年,刚成立的苏维埃政府设想将咸海南部的阿姆河和北部的锡尔河改道,以灌溉水稻、瓜类、谷子和棉花。这是前苏联的“棉花计划”。当时,计划的制订者希望棉花能成为新兴的苏维埃国家重要的出口产品,结果大量湖水散流,棉花计划也未能达到预计目的。
2、无科学规划的肆意建设水渠造成浪费
上世纪40年代,大规模的水渠工程开始兴建。不过,水渠的很多区段质量很差,很多水蒸发或泄漏,白白浪费掉。有人估计,中亚最大的水渠“夸拉昆”(Qaraqum)渠中流过的水中有30%-75%都被浪费掉了,现在乌兹别克斯坦的水渠中只有12%是防漏水的,由此可见咸海两大水源周围水渠漏水现象也会相当严重。
3、面对自然水源流失缺乏保护意识
在上世纪60年代,每年大约有20-60立方千米的水从阿姆河和锡尔河改道,流向咸海附近的沙漠地区,令人惋惜。
街道景象
废弃的房屋
“世界一片荒芜”
荒芜之下仿佛再现昔日的繁荣
沙漠吞噬的房屋
零星可见的人居
【自然前景】
最近,科学家们发现每年有4立方千米的地下水会涌进咸海。丰富的地下水量出乎专家的预料,但这也没法阻止咸海的干涸。从2003年起,南咸海的水面开始以始料未及的速度下降。现在咸海南部底部的水的盐度大于上部,而且两者不再融合,这样只有上部的水在夏天被太阳烘烤,温度上升得比整个湖的水充分对流要快得多,所以蒸发速度也惊人的快。
百年来咸海像母亲一样用自己的乳汁滋养了中亚大地,养活了沿岸几千万居民.而今天的咸海却惨不忍睹,裸露的湖床、漫天的风沙仿佛在无声地控诉。据专家预测,按照现在的沙漠化速度,曾碧波万顷的咸海2020年将向地球说再见。
咸海——昔日的浩瀚
【人类影响】
而咸海也用自己的方法对人类进行了“报复”。干涸的咸海成了一个大盐库,风把这些盐吹到周围,严重地污染了农田,并且含盐量奇高的空气也对周围的居民健康产生了灾难性的影响,很多人因此患了各种癌症和肺病。乌兹别克斯坦因为渔业的倒闭造成6万人失业,渔船在干涸的湖床上随处可见。还有人认为,水面积的缩小已经严重改变了当地的气候,让当地的夏天更干热,冬于更长更冷。
【保护措施】
▲前苏联还曾想过用“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来拯救咸海,修建巨大的引水渠把西伯利亚河流里的水引到咸海里,结果这个工程太过浩大,最终不了了之。
▲哈萨克斯坦政府采取行动,致力于拯救北咸海。该国政府重修了锡尔河的水渠,减少了水流的浪费。2003年,该国政府又修建了大坝,它阻断了咸海两部分的流通,以保护北咸海。
▲乌兹别克斯坦政府决定定期打开河流上的闸门,让一部分水流进南咸海。有人督促乌、哈两国政府共同恢复死海,不过看样子近期实现这个计划的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