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底层文学·清华会议”

(2009-08-14 17:04:48)
标签:

杂谈

“底层文学·清华会议”

前排从左至右:陈应松、胡学文、曹征路、ACCL主席罗福林、著名学者李陀、刘继明、李云雷;

后排:著名学者旷新年、杜建国、蔡翔,作家王祥夫(右一)

“底层文学·清华会议”

底层文学作家们和李云雷

“底层文学·清华会议”

在柏拉图咖啡馆

 

 

大约在两个月前

给老何打电话时,他说尹捷在协助组织一个会议

是“海外中国文学与比较文学”的双年会

名称是“作家、批评家与学者:公共知识分子与中国文学”

他说我可以跟尹捷商量一下,看是否可以将“底层文学”纳入其中,作为一个环节

后来尹捷发来了会议的资料

我看后觉得不错,请他问一下会议的组织者罗福林先生是否同意

不久后,尹捷告诉我罗先生同意了,让我先提出一个方案

于是我拟定了一个计划,发给罗先生

会议分两场,上半场请作家来讲,下半场请学者或批评家讨论

罗先生大体同意了我的方案,也提出了一些要求,大体达成了一致

此后我去东北、江南,一路漂泊,几乎走遍了半个中国

与罗先生协调的工作,请尹捷帮忙负责

我再回到北京时,已快到会议的时间了

最后确认了一些事情

在杭州我见到蔡翔先生,邀请他来参加

直到会议的前一天,他才确定了能来

李陀先生一直联系不上,后来才打通了电话

他说到南方去了,他很痛快地答应了做会议的“评议人”

“有很多酒事” 的老孟,很早就答应了来参加

在会议的前一天,突然告诉我学校有急事,他不得不回沈阳

我无可奈何,只好请李陀先生主持本该他主持的那一场

好在作家们都很热情

我邀请的几位“大佬”都赶来了

8月10日,会议的前一天

外地的作家和学者陆续来到

会议没有安排晚餐,正好我请他们吃饭

我请尹捷帮忙,在西门外的农家院订了个房间

下午到了清华,跟旷老师一起去了近春园

跟先到的蔡翔、王祥夫、陈应松、胡学文一起聊天

等到了飞机晚点的曹征路

6点钟,我们一起去吃饭的地方

老何、盘索、太光、黄悦、张宁、刘继明等

陆续赶到,直接去吃饭的地方找我们

饭吃得很热烈,美食家蔡翔先生帮我们点菜

另一位美食家王祥夫唱起了“二人台”

李陀先生来得稍晚,直到他来后,才上热菜

大家说说笑笑,很是热闹

吃完饭,就在荷塘边喝茶

这时忙着会务的尹捷,也终于来了

聊天,说笑,直到十一点多钟才散

第二天,上午参加了会议的第一个环节

在近春西楼第一会议室,听了老何等人的发言

下午我们逃了会,我和旷老师

与刘继明、曹征路、王祥夫、陈应松、胡学文等

去了“柏拉图”的一个包间

围绕底层文学,聊了很长的时间

不停的思想碰撞产生了一些火花

我有一个创意很不错,得到了朋友们的应和

但在这里,作为一个可能引起轰动的秘密,我先不说

6点钟,我们又回到清华,去甲所吃饭

(路上还碰到了戴墨镜的汪老师)

饭后,旷老师和老何带着我们

在清华的校园里溜达了半天

第三天,主要是关于“底层文学”的会

早上我去得很早,跟曹征路、王祥夫先生聊了会儿天

又去门口接了李陀先生

很多人没搞清会议是9点还是9点半

所以开始的略有些晚

李陀先生主持,他先做了引言

接下来是作家们发言

他们有写好的稿子,有的照着讲或念

显得略有些拘谨,不像“柏拉图”聊天那么自然

中间我出去抽烟

张宁先生对作家们只讨论“文学”有些不满

觉得如果太关注文坛,而不更多地触及“底层”

“底层文学”不会有太大的发展

我略微做了些分析与争辩

上午的讨论很激烈,原定的时间不得不往后推延

中午吃饭时,蔡翔和张宁先生的争论很有意思

可惜没有录下音来

为了更充分地讨论,下午又把原定的时间提前

蔡翔先生的发言很精彩

为了留出更多的讨论时间,我的发言很简短

由于中午没有休息

有一段时间大家都显得很困倦

讨论很有意思,只是话题略有些分散

要发言的人很多,时间又往后有点推延

最终结束在下午四点半

然后是会务的一些事情

结束后,我又去蔡翔先生的房间,跟他与李陀先生聊天

谈了谈文学与批评如何发展

他们说了些设想,又向我传授评论和办刊的经验

老何与一枫又来,谈了一些文学现状与理论问题

6点多,我们去熙春园吃饭

在那里照了一些照片

饭后,曹征路和刘继明先生就打车走了

我们又到秀峰书店边上的咖啡馆

聊到了很晚

出来以后,送他们回到近春园

我们也就各自回去了

这个会议,总体来说开得很热烈,很顺利

虽然受限于某些条件,没有请更多的作家和学者

但这是“底层文学”兴起以来

开的第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会

会上讨论了“底层文学”的各个方面,以及将来的发展

很多人都认为这一文艺思潮无可回避,并且有重要的意义

虽然在理论与实践上也存在一些问题

海外的一些学者也很感兴趣

他们跃跃欲试,已经在讨论如何研究与翻译

我想,这个会议对“底层文学”

乃至当代中国文学的发展将大有裨益

在认真地讨论与分析之后

可以更加明确“经验”与存在的问题

可以让我们认清脚下的路

更加清醒地去坚持,去探索,去继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原来的我”
后一篇:左岸小聚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