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狗眼中的人情美——读鬼金小说《两个叫我儿子的人》

(2008-01-31 21:23:41)
标签:

文化

    最近小说中有不少写动物的,如《狼图腾》、《藏獒》、《中国虎》,这些作品往往在狼性、狗性、虎性与人性的对比中,探讨“人性”的缺点,比如不如狼性凶猛,不如狗性忠诚等等,但大多只从单一的视角出发,将人性理解得过于简单。在“底层文学”中,也有不少作家写动物,尤其以写狗的居多,如《那儿》、《太平狗》等,在《那儿》中,义犬罗蒂的故事与“小舅”的线索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种互文的关系,一同将小说推向了高潮;而在《太平狗》中,打工的程大种与他的狗“太平”共同经历了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以它的九死一生映射了现实生活的残酷。

    与以上小说不同,鬼金的小说《两个叫我儿子的人》,完全是以一条狗的视角来看世界的,这个世界是残酷的,但又充满温情,李小丽是从农村到城市来的“小姐”,独腿男人大马是一个靠出租房屋为生的城市贫民,这是两个被现代化的城市生活抛弃的人,在他们各自的生活逻辑中都是失败者。李小丽的爹死在煤窑后,“这个家就靠她了”,她要养活年迈的母亲和傻弟弟,不得不走上了这条路;大马上夜班时一条腿被机器吃掉了,老婆和别人好了,儿子进了少管所。

    他们之间互有怨怼,但也存在着真正的关怀,一个说,“你出去凉凉风吧,我来,你根本就不会干这活,还自称是农村来的呢”,另一个说,“晚上一起吃饭吧,我从农村带回来一些山货。”这看似平常的语言,却超越了租赁房屋的买卖关系,而体现了底层人互帮互助的人情美与人性美,这是两个穷人之间的情感,是一个进城农民与城市贫民之间的情感,是“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之间的情感,这情感是朴素的,但又是真挚的,是平凡而又动人的。

    这样的感情不仅体现在人与人之间,也体现在这两个人与“我”之间。作为一条狗,“我”是李小丽从农村老家带来的,在农村与城市,“我”与李小丽一起经历了侮辱与伤害,而在这个过程中,正是“我”成为了李小丽心理上的安慰,当她一次次被那些男人,只有“我”能为她带来片刻做人的感觉。“我”与大马的关系也是同样,在大马带“我”出去玩、训练的“我”时刻,使他找到了人的乐趣。正是由于“我”,这两个“叫我儿子的人”建立起了一种新的纽带,形成了一种艰苦但又温暖的生活氛围,尽管“我”也会被当作玩物,但“她呢,她又是被什么奴役的呢?”

    与这个世界相对立的,是另一种人与另一种狗,这种狗“穿着一件红色的皮衣,还穿着四只红色的高跟鞋,一缕长毛在头上高高地扎了起来,看上去是那么高贵。它的主人是一个中年的女人,看上去打扮得也很洋气。”这是一个精英的世界,是底层的人无法接近的世界,也是底层的狗无法亲近的世界,在这条狗的眼中,世界是分裂的,它不仅将人划分了不同等级,也将狗划分了不同等级,阶级的界限延伸到了狗的世界中。在底层世界他能感受到相互安慰的人情之美,那么面对精英世界,似乎只能感到死亡的恐惧了。

    当李小丽被警察逮走后,他们的感情发展到高潮,大马经过一番挣扎,卖掉了房子,救出了李小丽,他们也准备带“我”离开城市,走向了乡村,而就在这时,“我”被一辆疾驰的汽车轧死了,在这里,我们看到作者将乡村理想化的一种倾向,但同时也以“我”的死亡,让读者看到未来的路并非那么美好,尽管“这城里不是我们这样的人呆的地方”,但农村也不一定就是“我们这样的人呆的地方”。因为在以城市精英为中心的现代世界中,农民、农民工与城市贫民,都处于一种同样被剥夺、被伤害的状态,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而要改变这一状态,也只有改变这种“现代世界”的结构本身,小说虽然没有写到改变,但同处于底层的工人与农民的悲惨生活以及他们在感情、力量上的结合,已经显示了改变的基础与可能性。

    从艺术上来说,这篇小说的故事推进略嫌冗杂,人物也不是很饱满,但它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底层人与人、人与狗之间动人的情感,作者的艺术敏感与社会观察能力,让我们有理由对他未来的写作充满希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