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艺术桥游记生活 |
分类: 漫游散记 |
带着留恋与不舍,我们俩缓缓走下卡鲁塞尔桥(Pt Du
Carrousel),来到了著名的“左岸”(Rivedroite)
。
这几年“左岸”的名字在国内可谓随处可见,大有“火遍大江南北,红透长城内外”之势。有形的,如各大城市的一些时尚楼盘、咖啡馆、街边的小书店等;无形的,有网站、论坛、文章标题,甚至是网名--- ---
在今天的中国,如果想挂上一个文化、时尚、有品位或者是所谓的“中产阶级”的标签,似乎最便捷、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左岸”作为名字的前缀!
其实,就地理位置而言的“左岸”,主要是指巴黎二十个城区中位于塞纳河以南的五、六、七区。塞纳河从巴黎东南蜿蜒而至,在市中心画了一个优美的弧形,又朝西南逝去。整个巴黎市区,于是就被分成了南北两个部分。习惯上,按照塞纳河的流向,将南部的区域称为左岸;将北部的市区称为右岸。
“左岸”之所以常常被加上引号,是因为其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纯地理的概念;更多的是指向其文化内涵。提到“左岸”,超乎地理位置上的五、六、七区之外的,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沉淀的、各不相同的精神特质。
实际上,“左岸”的形成完全是巴黎城市发展的历史结果。在中世纪的时候,巴黎的城市建设和发展在左右两岸之间摇摆:最初的城市建立在左岸,但后来,城市在紧靠着右岸的港口又得到了迅速发展,左岸几乎被人们遗忘了。到了十三世纪,正是巴黎大学(La
Sorbonne)的创立,带来了左岸的复兴。1215年,教皇批准在巴黎左岸建立一所大学,于是教授和学生们云集到这个区域,以当时欧洲的官方语言—拉丁文教授传统的七艺(指语法、修辞、雄辩术、几何学、算术、音乐和天文学)以及法律、医学和神学等课程,以至于这一区域的街巷中拉丁语盛行,“拉丁区”的名字便是由此而来
。但从14世纪起,自法国国王查理五世将王宫迁往右岸的浮日广场、卢浮宫、万森城堡后,政治权力中心渐渐移向了右岸,随即商业经济也在右岸蓬勃发展了起来,随着时间的推演,左岸逐渐衰落
。直到了十七世纪,路易十四迁居于凡尔赛宫,左岸成了从巴黎去凡尔赛宫的必经之路,这时的左岸获得了飞快发展的黄金时期
。当时的达官新贵、社会名流纷纷来此建造公馆,这样慢慢形成了以文化知识界为主流的中产阶级社区,与右岸的王宫府邸、商业大街组成的权力和经济中心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无怪乎巴黎人都诙谐地称“右岸用钱,左岸用脑”
。由于文化知识界聚集在左岸,于是各种书店、出版社、小剧场、美术馆、博物馆等逐渐建立了起来。围绕这种社交氛围的咖啡馆、啤酒馆也应运而生,成了左岸知识文化人士重要的聚会场所。从紧靠赛纳河左岸的圣米歇尔大街开始,文化名人和先贤们光顾和聚会过的咖啡馆、酒吧几乎遍布各个街区。
此刻,尽管已是晚上9点左右,但“左岸”的咖啡馆和酒吧依旧是客源不断,灯火氤氲。空气中,依稀飘浮着咖啡和啤酒混合而成的诱人的气味。我和老婆并不想在这个夜晚匆忙地造访“左岸”,觉得那样会是对“左岸”的一种轻慢,改天我们会专程来“郑重”拜访的。于是,我俩沿着塞纳河边,踱步向东。
忽然,我注意到了一个奇怪的细节。在河边厚厚的水泥护墙上,安装着一长排深绿色长约2米、宽约1米、深约80公分的铁皮箱子。箱子几乎一个接着一个,用铁架和螺栓牢牢地固定在墙上,看上去似乎绵延不断。这些箱子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前行大约百米左右,在我们的右侧,也就是在“左岸”街区这边,出现了一座面对着塞纳河、外形雄伟、上插法兰西国旗的圆顶建筑,多组明亮的射灯将它照得一片辉煌。这就是法兰西学院。
(法兰西学院)
法兰西学院(Académie franise),是法国的学术权威机构,能当选法兰西学院院士是一项极高的荣誉。学院由红衣主教黎塞留于1635年创办,法国国王路易十三于同年签发执照,1637年在最高法院注册。学院最初的任务是修定法语,由学院制定语言规则,并使其纯正、能够被所有人理解。
。这些院士集中了法国学术界的最高权威,被授予墨绿色金线绣花的燕尾服,一件斗蓬,一顶装饰羽毛的拿破仑式两角帽和一把佩剑。在历史上,法兰西学院的院士享有皇室成员的待遇;即便到了今天,院士们在法国公众的心中,也依然有着很高的威望。
在2003年的6月10日,程抱一,这位被法国媒体誉为“中国和西方文化间永不疲倦的摆渡人”的华裔作家,被正式授予了象征着荣誉与地位的法兰西学院院士的宝剑,荣幸地成为该院第705位院士,同时也以法兰西学院历史上第一位亚裔院士的身份接替了34号座椅。无疑,程抱一先生的当选,是全体旅法华人、乃至全球华人共同的的骄傲!这也使得我们在目光投射到法兰西学院气势恢宏的门楣上的时候,产生了一种莫名的亲切之感!
法兰西学院大门正对着的这座桥,就是塞纳河上蜚声遐迩的艺术桥(Pont Des Arts)。
(艺术桥上的人们)
果然,此刻的桥上就十分热闹,除了安放在桥中央的长凳上坐满了人,在两侧靠近桥栏铁网的桥板上也是“座无虚席”。很多人面前的“地上”摆放着“法棍”、奶酪、香肠和啤酒,他们一边欣赏着塞纳河美丽的夜景,一边和身边的同伴毫无顾忌、大声地交谈着,时不时爆发出一阵哄笑
。也有一些人,可能是情侣,斜倚桥栏,在低声耳语。此外,还有匆匆而过的行人,以及流连、徘徊的各国游客。法国人说,如果一对男女是在艺术桥上定情,就一定能白头偕老。你相信吗?
夜色已深,我和老婆都有了一丝倦意,而且也感觉有点儿饿了。想到明天还有计划好的行程,于是我们俩穿过艺术桥,再走过R.Du Louvre大街和R.Derivoli大街,向我们所住的酒店走去。
(R.Du Louvre大街的建筑)
下篇:请跟我梦游巴黎(6):http://blog.sina.com.cn/u/4be5c9e3010007m3
上篇:请跟我梦游巴黎(4):http://blog.sina.com.cn/u/4be5c9e3010007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