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收藏家典藏 日本铜镜

(2008-08-11 07:53:48)
标签:

文化

分类: 大公小记

   中国收藏家典藏 <wbr>日本铜镜

(http://www.takungpao.com/news/08/07/14/SG-932277.htm见大公报收藏版)

   铜镜在日本有著非同寻常的意义,一个是它久远的历史而凝聚的日本文化,另一个是它所体现的特殊的象征意义。铜镜在日本象征著王权,与勾玉和铁剑一起成为日本皇室的标志。在古代的中国和日本,铜镜作为生活用品曾在时空中广泛使用,在退出历史舞台几百年后,作为一段历史与文化的见证,铜镜的收藏价值不言而喻,而在中国收藏日本铜镜,自不待言,无疑别是一番意蕴。

    内地著名的日本文物和艺术品收藏家王雪,收藏日本文物和艺术品三万余件,藏品无论是从数量还是从质量,都可以与日本国立博物馆分庭抗礼。王雪的藏品艺术门类包罗万象,而且各成系列。近日笔者参观他的博物馆,特别留意了他的日本铜镜。

   

    三百余件盖四个时期

   

    王雪的收藏之路在内地收藏家中来说,是最为率先的一批。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他就涉猎收藏,此后一头扎进波澜壮阔的收藏世界中而不能自拔。他专攻日本艺术品和文物收藏,并追求藏品的系列。这从他收藏的日本铜镜就可见一斑。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真的无法想象王雪藏有日本铜镜三百余面。这对于其它的收藏铜镜的爱好者来说,也许只能望其项背了。王雪的三百余面铜镜,并非千篇一律,而是内容风格各异。这些铜镜大部分跨越了七百多年的历史,许多出自日本的平安、镰仓、室町、江户时代,有些出自日本民间,更多的源于日本皇宫,可谓「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齐舞。

   

    深受中国文化影响

 

    对日本文化研究颇深的王雪说,日本古代文化受中国影响至深,这在作为美术工艺品的铜镜上也表现得淋漓尽致。日本古代的铜镜,按时代先后,大致可分为「汉式镜」、「唐式镜」与「和镜」三大类,前两者由中国传入,照样仿制,后者具有日本独特的风格,但亦系自唐式镜脱胎而出。王雪评介他赠送给村山富市的日本铜镜时说,那面铜镜已经偏离了中华风格,少了一份雄浑大气,多了一份灵巧细腻,却也自有其情趣,「艺术风格浑厚凝重不足,精巧细腻有余。」

    王雪收藏的日本铜镜,形制有圆形和方形,装饰题材以松、鹤、竹、梅吉祥纹为主体,有一些还刻有汉字,这深刻表明日本铜镜受中国文化影响不浅。在他的日本铜镜中,有的许多刻有「天下一」三字。王雪说,它们是仅见于日本江户时期的铜镜,这是与其它时期铜镜区别的明显特征。日本江户时期指公元1603─1876年,时间跨度273年,相当于中国的明万历三十一年到清同治元年。

   

    相异之处见风情

   

    日本铜镜虽脱胎于中国,但经过长期发展,它渐渐有了「和风」,与中国铜镜有所差异。王雪说,与中国古代铜镜的最大不同,日本铜镜下方有一手柄,手柄长短不一,最长可超过20厘米。中国铜镜的铭文一般刻有所有者的名字,而日本铜镜则刻上作者的名字。在王雪收藏的日本铜镜中,一些就刻有「藤原」,也就是此镜的作者。

    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日本的手工生产者和中国在社会地位上有著天壤之别,日本的手工生产者自古是艺人,技术好的受到推崇和尊敬,所以生产的东西上一般留自己的名号,但是在中国绝对不可能。

  

   「完璧归赵」赠送村山富市

   

    因为时间久远和蕴涵的艺术价值,这些藏品收藏价值难以估量。王雪对这些日本铜镜珍爱有加,然而去年十月他忍疼割爱,赠送其中一面历史悠久的日本皇室铜镜给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以示对这位为中日友好而奔波的远见之士的尊敬。

    去年十月,村山富市访问中国河南省,河南政府方面安排他与王雪见面交流。对收藏兴趣颇浓的村山富市见到王雪的收藏后啧啧称赞。王雪在交流结束时,赠送一面铜镜给村山富市,村山富市欣喜不已,手持铜镜默默端详。这面流落到中国的日本铜镜,被村山富市带回到它的故国。

    王雪赠送给村山富市的这面日本铜镜,是日本皇家用品,圆面状,有柄。此镜制作精雕细刻,线条分明,铜镜的背面阳刻「万寿」二字,整面浮雕著金菊花。在日本,金菊花象征高贵地位,是日本皇室的御用徽记。因此,这面日本铜镜的收藏意义不言而喻。

    在记者的追问下,王雪表达了他赠送日本铜镜给村山富市的意义。王雪说,铜镜代表著自身的认知能力,其中包括对历史的反省。王雪说,中日关系以史为监,方可展望未来。而村山富市在与王雪交流中表示,只有中日年轻一代牢牢记住过去的历史,中日关系才能展望未来。(柳海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