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鲍鹏山:读阿更的《中国不缺建筑师》(全文)

(2009-10-10 11:00:04)
标签:

文化

读阿更的《中国不缺建筑师》

鲍鹏山

 

大学时读中江兆民的《一年一半,续一年有半》,很欣赏这样的一句话:男子汉、大丈夫,到这个世界上来一趟,就要留下一个大大的脚印。

    但要留下一个大大的脚印何其艰难,司马迁为了要给历史留下一个他个人的印记,他忍受了宫刑的奇耻大辱。不过他是幸运的——他终于还是留下了他的大大的脚印:一部辉煌的《史纪》。

    司马迁的幸运是由于他的天才,是由于他的伟大,还由于他时代的伟大。

    假如司马迁缺乏这些,他还能留下他的痕迹吗?

    好像谁都不行。

   

    但却偏有一类人行。他们尽管平庸,尽管敷衍,仍然有可能在时空中留下他们的印记。

    那就是建筑师。

    因为,建筑是一种蛮横的存在。

    哪怕丑陋,哪怕野蛮,哪怕惨不忍睹,丢人现眼,堵心刺眼,它们仍然戳在那里。

    “戳”这个词,是阿更描述建筑时使用的。很好。很传神地写出了建筑的蛮横姿态。

    已经有太多的这样的建筑,戳在那里,戳在人们的眼睛里。

正如阿更所说,这个时代的中国,是一个大拆大建的时代。

这个时代的中国,各种人物粉墨登场,却往往只领风骚几个月。

但,建筑有它的生命周期。

它们一旦被建筑出来,就如同一个生命:无论残疾,无论白痴,无论丑陋,它都要完成自己的生命周期。

所以,今天的建筑师,在中国大地上的营造的,不仅是现在的景观,而且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景观。

直言之,今天建筑师们,决定着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的面貌。

但,中国现在的建筑师们是什么面貌呢?

他们一直隐藏在建筑的后面。

必须有人把他们推出来,让我们认识他们。

认识他们,我们才能放心地把祖国大地交给他们。

阿更就是这样的推手,她一下子推出了二十位中国当代顶级的建筑师。

但愿他们给我们带来的是宽慰,是放心,是我们晚饭后安心睡觉——我们知道工地上正在施工的建筑,由他们为我们设计和把关。我们知道中国的面子,有他们在帮我们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