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娱乐 |
一个文学女青年眼中的郑晓龙
树大招风。
自打《金婚》热播后,想跟导演郑晓龙对话的人就特别多。特别是已婚的老中青年妇女。
她们,就是《金婚》里文丽和庄嫂。过着马勺碰锅檐儿的日子,夫妻磨牙杠嘴时有发生,吵架怄气更是家常便饭,从这点说《金婚》还原了她们真实的生活。她们很感谢郑晓龙。她们特想给妇联写封推荐信,强烈建议把郑晓龙这样的好同志调到那去工作。不是说“现在播《金婚》播出后了,离婚率都下降了吗?那还不如干脆让他去那工作没离婚率呢”。
当然,现在想找光芒万丈的郑导演对话的,也有未婚的文学女青年。话说其中的一个,她还就真七拐八绕地找到了灶君庙北京电视制作中心,郑的办公室。“为什么要把那么美好的东西粉碎了给人看呢?”她对佟志和李天骄的结局感到很愤懑。
真实
《金婚》剧中,佟志和李天骄柏拉图似的恋情,在剧末终于有了结果。李天骄以外资商人的身份回厂谈判,与退休的佟志偶遇。他们相约在在幽静的咖啡馆,可没等佟志想好该说什么,就被李天骄此起彼伏响着的手机和她普通话、粤语、英语搅冷了心情。
事过境迁,物是人非。佟志记忆中淡远而深刻的李天骄跟眼前忙碌的女人怎么也对不上号。佟志若有所失,就在李天骄闪在绿植背后打手机的当口,他付钱扬长而去,连句“bye”都省略了。而当李天骄转身回来,面对尚热的咖啡和空荡荡的座位,则是丢了东西似的一脸茫然。
文学女青年跟郑晓龙的对话就是从这个无言的结局开始。
文学女青年:“太残酷了。把美好的东西粉碎了给人看就是悲剧。您不是说影片震撼人的力量实际上来自于内心的感情,来自于故事所包含的人文精神,它能让人的心灵得到净化,感受到美好嘛?”
郑晓龙“佟志和文丽是喜剧。现实生活中,佟志和李天骄真实的结果就会是这个样。”
女青年:“就因为真实的生活中,物欲横流,柏拉图太少,电视上存在着才更有意义。我的意思不是倡导大家都去柏拉图,而是说这样超越了物欲的感情境界,也是存在的,也有它美好的一面,不该是个悲剧。”
郑晓龙:“文学的根是人学。影视的根也是人学。《金婚》就是体现一种浪漫、美好的观念,但是这种观念又是有生活基础的、真实的。两个很长时间没有共同经历没的人,彼此很难接受对方的巨大变化。因为他们没有参与到彼此改变的过程中来,所以当他们心中的他/她和现实中的会产生很严重的错位,这样就会产生佟志和李天骄的悲剧结局。我们得尊重现实。大众媒体还是要表达我们社会的主流情感,我相信每个人不管真实状况如何,在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愿望都是希望自己的婚姻和和美美、白头到老的,离婚的人和遇到第三者插足的人在生活中毕竟还是少数。
女青年:“懂得的人,会相互悲悯。佟志和李天骄至少曾经靠眼神和精神去懂得对方,所以这样处理他们的结局就显得太没人情味,彼此丁点的好都没了---”
郑晓龙:“不,悲悯是因为距离,物理距离。你说,为什么千古年来,男人外遇的问题总是解决不了?从根上说,是因为动物的本性,人首先是动物,然后才是高级动物-----”
话题跑偏了。
郑晓龙的话如开了口子的黄河,九曲十八弯,滔滔不绝,绵延不断。直至将愣了神的女青年彻底侃晕说懵为止。什么外国总统、总统夫人,什么公鸡、动物性、人性、灵魂;什么精子、卵子、染色体;什么人生、地球、浩淼的宇宙。要不是他内急想去卫生间打住了话头,估计文学女青年还会听到恐龙、冰川、火星撞地球等更有意思的话题。
因为童心未泯的郑导说了,说不准哪天就拍个比跨国恋情还夺人眼球,还高级的外星人的《金婚》。省得人家总说他就会拍这些家长里短的。
再真实
郑晓龙很喜欢跟各色人等神侃,因为这是生活。真实的生活。
真实的生活正是他创作的源泉。“你的作品是否真实。真实是必须生活在真实的氛围里面,能清澈地看待自己、看待周围,然后你能寻找到生活当中这种真实,包括细节的真实,感人的真实。”
郑晓龙之所以如此强调真实,是因为他知道观众情商高,智商也不低,如果谁糊弄他们,就是自己摔自己个的饭碗。刚热播的《甜蜜蜜》不就被细心的观众揪出17处穿帮嘛,其导演高希希出来表示向观众公开道歉。道歉容易,但口碑再树立可就难了。
那天,文学女青年也跟郑晓龙说起《甜蜜蜜》17处穿帮这个事。郑晓龙说“希希真倒霉!拍个片子让人关注是好事,可也是坏事。” 女青年遂问他“您不担心这事会发生在您身上?”郑答“穿帮这事已经发生在我身上了,只不过大家没看出来”。“呵呵,是您幸运?《金婚》50集都没人看出来?”“是因为穿帮少,没被发现。《忘情水》是1994年才有的,剧中大宝却在90年就唱这首歌了”。
据说,为求真实,《金婚》里50年的细节,都是有专门有人跑到图书馆查过当年报纸的。所以,谨小慎微的郑晓龙,即便是自己坦白出了穿帮处,也可得到观众“数量甚微,忽略不计”的宽大处理。
郑晓龙说真实是影视的灵魂。他不仅要求剧中细节要真实,也要求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做个真实、正直、善良的人。他不喜欢到处乱嚷嚷,娱乐圈子里先把自己弄脏,炒大,再洗洗干净的伎俩也甭找他。总想向《喊你父亲太沉重》的作者脸上啐唾沫的郑晓龙,对扭曲人性,胡编乱造的做法完全极其鄙夷的样子。
现在《金婚》好评如潮,《春草》拍摄中,《金婚2》紧锣密鼓的筹措中。郑晓龙说《金婚2》将在今年9月,奥运会后开拍。文学女青年就此时还专门善意地提醒郑,“您发现没有,对于影视剧来说‘狗尾续貂’的少,经典剧目的重拍以及好剧的续集‘貂尾续狗毛’的多”。
郑晓龙呵呵一笑,站起身,奔向门,没有正面回答。到了门边,他立住,转身,在就要跨出门前的几秒钟内,向文学女青年时表示了一下决心“(《金婚2》)要是没先前的好看,那我还拍的干嘛?”
郑晓龙,1952年出生。北京电视台电视剧艺术中心主任。
主要作品:电视连续剧《金婚》《渴望》、《编辑部的故 事》《北京人在纽约》。电影《大撒把》编剧。
1995年创办《长青藤剧场》,策划1996年元旦《编辑部的
故事续集》,首次推出贺岁片的概念;策划《过把瘾》、《一场风
花雪月的事》、《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一年又一年》等电视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