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
(2009-01-16 23:41:52)
标签:
论语孔子儒家文化政治杂谈 |
【原文】
16·2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译文】
孔子说:“天下有道的时候,制作礼乐和出兵打仗都由天子作主决定;天下无道的时候,制作礼乐和出兵打仗,由诸侯作主决定。由诸侯作主决定,大概经过十代很少有不垮台的;由大夫决定,经过五代很少有不垮台的。天下有道,国家政权就不会落在大夫手中。天下有道,老百姓也就不会议论国家政治了。”
[朱注]上无失政,则下无私议。非箝其口使不敢言也。此章通论天下之势。
[黄释]有道,谓秩序正常;无道,谓不正常。国命,即政权。
●自语
国家政权,权力分配,应有规范。该谁做的事谁做。礼乐征伐等大事,只能由天子定夺,大家都去礼乐征伐了,什么级别的官吏都说了算,势必就乱。孔子根据自己的阅历和思考,作出十世、五世、三世的说法,既是对历史的总结,也是对规律法则的探索,这规律法则就是本章所讲的“道”。
以中央集权思想为主导的专制制度是否以此为理论依据,不得而知。但,孔子是主张集权专制的。主张国家大事,只能天子一人说了算。
前一篇: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后一篇:三桓之子孙微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