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先之劳之,无倦

(2008-11-01 23:06:30)
标签:

论语

孔子

儒家

文化

人生

哲学

政治

杂谈

【原文】
13·1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注释】
先之劳之:先,引导,先导,即教化。之,指老百姓。做在老百姓之前,使老百姓勤劳。
益:请求增加一些。
无倦:不厌倦,不松懈。

 

【译文】
子路问怎样管理政事。孔子说:“做在老百姓之前,使老百姓勤劳。”子路请求多讲一点。孔子说:“不要懈怠。”

 

左丘明《国语》: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
[朱注]吴氏曰:“勇者喜于有为而不能持久,故以此告之。”
《正义》:政贵身先行之,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是也。劳之者,勤勉民使率教,不用刑趋势迫也。
《集释》《群经平议》:先之劳之,谓先民而任其劳也。天子亲耕,后亲蚕之类,皆其事矣。
[黄释]:先之,“之”谓民。劳之,“之”为助词。言先民而劳动也。

 

●自语
“先之劳之”有两解,有争议。一说是自己劳,一说是使百姓劳。如果是讲自己劳,就是勤奋工作。如果是使百姓劳,因为有“先之”在前,所以还是自己勤奋地工作,是做到百姓前边的意思。
“无倦”或“不倦”,在《论语》中是一个重要概念。
7·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7·34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12·14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以上诸章的“不倦”或“无倦”均有“自强不息”之意,是针对凡人品性中常因庸懒缺乏恒力、做事中道偏废讲的。无论做事还是养性,均需持之以恒。中道而废,多不成事。荀子在《劝学》中讲:“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正是“不倦”这一思想的阐述和发挥。这与佛教中戒规讲究的“能持”也是一致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