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语《论语》:尽人事而听天命
(2008-09-09 06:52:55)
标签:
论语孔子儒家文化杂谈 |
【原文】
6·10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注释】
伯牛:姓冉名耕,字伯牛,鲁国人,孔子的学生。孔子认为他的“德行”较好。
牖:音yǒu,窗户。钱穆:古人居室,北墉而南牖,墉为墙,牖为窗。礼,病者居北墉下,君视之,则迁于南牖下,使君得以南面视之。伯牛家以此礼尊孔子,孔子不敢当,故不入其室而自牖执其手。或说:伯牛有恶疾,不欲见人,故孔子从牖执其手。或说:齐、鲁间土床皆筑于南牖下,不必引君臣之礼说之,是也。
亡之:一作无解,一作死亡解。
夫:音fú,语气词,相当于“吧”。
【译文】
伯牛病了,孔子前去探望他,从窗户外面握他的手。孔子说:“丧失了这个人,这是命里注定的吧!这样的人竟会得这样的病啊,这样的人竟会得这样的病啊!”
李泽厚:“尽人事而听天命”乃儒学义理。
《论语》不掩饰孔子的情感生活。看着自己心爱的学生即将地病痛中死去,也不得不叹息命运的无情。“斯人也而有斯疾也!”的重复,如小说笔法,把孔子的痛心、焦灼、无奈表露无遗。了了几笔,婉如一曲断肠歌。
孔子清醒地认识到命运的力量,也绝不违抗天命,但他又矢志不移地坚持走人道路线,把不是宗教的儒学升华到宗教才能达到的高度,非常难能可贵。
前一篇:自语《论语》:闵子骞辞官
后一篇:自语《论语》:得道即乐,不论穷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