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真的不如我们吗

(2007-09-05 22:35:29)
标签:

育儿/亲子

家庭

亲情友情

感悟随笔

     不少家长经常有这样的感叹:现在的孩子与我们相比,缺乏责任心、自私、贪图享乐、不能吃苦、动手能力不强等等,真是这样吗?我不这样认为,相反,现在的孩子和我们相比,接受能力快,见多识广,思想开放,遇事果断,敢想、敢说、敢干。为什么我们家长总是感觉孩子不如我们或者说不具备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所具备的优点呢?我一直在反思这个问题。       
    去年我带孩子参加了一个单位组织的圣诞狂欢之夜,参加的大都是12岁以下的孩子,组织者在现场摆放了一棵很大的圣诞树,要求每个孩子都许个愿挂在上面。带着好奇我随便看了几个孩子的许愿卡,当时就被孩子们写的内容感动了。活动结束后,征得组织者的同意,我小心翼翼地清点了所有的许愿卡,总共189张,其中祝福的内容关于自己的只有31张,其他则是对家人、朋友、国家、世界的祝福,这个结果真是大大出乎我的预料!谁说我们的独生子女心里只有自己?
    我也承认优越的物质条件,再加上特有的独生子女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说不利于我们孩子成长。但在承认这些负面影响的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积极的一面,之所以我们感叹今天的孩子不如我们,我认为有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我们总拿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当我们感叹孩子不如我们时,我们是否让自己回到童年时代,童年时代的我们就真的比现在的孩子素质高吗?即使某些方面比现在的孩子强,为什么一定要拿我们童年时期具备的东西跟孩子比呢?有些东西是没有可比性的。带孩子去挖野菜,孩子对我认识很多种野菜很佩服。昨天带孩子去公园,孩子指着一棵大树说:老爸你能爬上去吗?三下五除二我就爬到了树中央,儿子满眼的羡慕。这是素质、是能力?突然想起我在电脑前如小鸡啄米般的拣拾着一个个字符,再想想儿子噼里啪啦有节律的敲击键盘的声音。我不知作何解释......其实就某一项素质,我们小的时候也不一定比现在的孩子好到哪里去,只不过,我们是好了伤疤忘了疼。
    二是总以为我们吃过苦,受过磨难,这是我们的资本。当我们冷静下来想想,我们吃过的苦,受过的磨难是我们刻意追求的锻炼,还是我们躲不过去的灾难?那种经历到底给予我们的多呢,还是让我们失去了更多?到底是现在的环境更适合孩子成长,还是过去的环境更适合孩子成长呢?我承认逆境可以励志,但我更承认顺境更容易成才。试想,如果社会的进步反倒不利于孩子成长的话,我们追求社会的进步又有什么意义。今天我们对孩子这也看不惯那也看不惯,我看不是孩子的问题,说到底我们的心态还没走出过去。今天我们一边住在宽敞明亮的楼房里,一边回忆过去住在大杂院度过的“快乐”时光,回忆是美好的,可谁又愿意重新回到过去的大杂院!
    三是孩子身上有很多优点,在我们无限的期望值下,变的微不足道了,而缺点却被无限放大了。我们的家长对自己的要求倒不是很高,对孩子就近乎苛刻了。
     纵观中国的历史,没有哪一个时代和今天这样关注孩子的成长,关注孩子的教育,相信我们的孩子,相信一代更比一代强,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