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住古塔旁——解读广州赤岗塔老照片

(2012-03-10 23:39:39)
标签:

广州

赤岗塔

老照片

解读

文化

分类: 杂谈琐记

我家所在的地方,老地图标为龟岗,是一座不高的山岗,与赤岗塔所在的小山岗相距只有数百米,可以说是在赤岗塔旁。

赤岗塔位于广州大桥东南面的新市头,是广州市区现存的古塔之一。赤岗塔基建在一座红砂岩的小山岗上,附近亦多为红色砂岩,故称赤岗。地处赤岗,故名赤岗塔。兴建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是继琶洲塔、莲花塔之后修建的第三座“风水宝塔”。

此塔为楼阁式青砖塔,平面为八角形,内膛八角直井式。外观9级,内分17层,高50余米。首层直径12.5米,壁厚3.8米,辟3门,南北门进首层塔心室,内存神前拜台花岗石板一块。北门塔壁曾被拆去大片青砖,民国时期用红砖修复,并于修复处嵌0.36×0.27米花岗石碑一块,上刻番禺县政府禁盗塔砖告示。西门有梯级上2 (暗层)塔心室。梯级为穿心壁绕平座式,盘旋至顶层。塔每级设神龛。塔基座平面为八角形,每边长5.5米,高l米,红砂岩垒砌,基面原为灰色斑岩铺砌,东边在后来修复时以花岗石补铺。3面开门处有石阶至基面。

塔基八角均镶有1617世纪西方人形像的托塔力士,神态生动,是广州明代石雕佳作,也是研究明代石雕与广州海外贸易的重要实物资料。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伍崇曜、潘仕成曾捐资重修。1998年,广州市文物管理部门筹集资金160万元,对赤岗塔进行抢救保护,维修工程于199961日完工并通过质量验收。

 

由于住在赤岗塔近旁,经常能够看到(站在阳台上就能看到),也有意识地仔细观察过,所以对它比较熟悉,以致有些老照片中的古塔是否赤岗塔以及拍摄角度等等,也能进行一些判断。

 

http://s5/bmiddle/4be4a7f1gbae56761f2d4&6901

 

http://s1/bmiddle/4be4a7f1gbae56b3788d0&6902

 

2007年秋季一个拍卖会上,北京某拍卖公司拍卖的两幅清末蛋白风景照片,成交价达8960元。“第一张照片是广州古塔——赤岗塔,由东向西拍摄。”拍卖简介说。

这张照片(图1)确实是赤岗塔,但不是由东向西拍摄的。

赤岗塔外观98面,南北两面每层有门,其余6面各层开门(神龛)情况各不相同。此可以作为判断老照片中的塔是否赤岗塔以及拍摄方向的方法之一。

老照片中的赤岗塔正对镜头的一面1~9层都有门,结合塔基的岩层纹理方向和塔下的河涌情况,可知照片是由北向南隔着河涌(赤岗涌)拍摄的。图2(摄于20121月)是在这张老照片的近似机位拍摄的。

 

http://s3/middle/4be4a7f1gbae57440bde2&6903

 

http://s16/middle/4be4a7f1gbae576c6bbbf&6904

 

有网友发布了一张老照片(图3),问照片中的塔是否赤岗塔,塔后面的山是什么山。

首先,塔所在的山岗比平房略高,与赤岗塔所在的山岗高低相当。其次,该塔正对镜头一面479层开门;左边一面每层有门;右边一面25层有门。这与赤岗塔从东南方向看过去的情况完全相同(见图4,摄于20123月)。可见,这张老照片中的塔是赤岗塔,照片是从塔的东南方向拍摄的。查地图,白云山在赤岗塔的西北方向;在没有那么多高楼大厦的年代,在赤岗塔东南边较高处,是可以看到和拍到白云山的。

 

http://s3/middle/4be4a7f1gbae578c3ec72&6905

 

http://s1/bmiddle/4be4a7f1gbae57df923d0&6906

 

http://s15/middle/4be4a7f1gbae580ad402e&6907

 

5是美国史密森学会图书馆所藏、由Eliza Ruhamah Scidmore摄于广州的一幅照片,拍摄时间是1869年或更早。这很可能是我们见到的赤岗塔的最早照片。拍摄机位应该是在珠江江中的船上。江岸上的缺口,很可能就是前几年填掉的位于原新中国造船厂的一段河涌的出口,位于赤岗涌出口的东边(见图6),缺口填平前我刚好在那里拍过照片(图7,摄于20085月)。

 

http://s9/bmiddle/4be4a7f1gbae582b828b8&6908

 

http://s11/bmiddle/4be4a7f1gbae584f0a1ba&6909

 

8是摄于上世纪30年代初的赤岗塔照片制成的明信片(图8),照片题为“广州岭南大学附近之赤冈塔”。岭南大学(今中山大学南校区)离赤岗塔不远:出了东边的门,经过下渡村,穿过一片叫客村大围的田野,就到了新市头村的赤岗塔,所以称赤岗塔在岭南大学“附近”。此图摄于塔的西南方向,机位在现今的领事馆区的边沿——那里在1983年我到离赤岗塔不远的单位工作时还是农田和水塘。在老照片中可以看到塔的向南一面每层都有门,而东南一面则257层有门。图9(摄于20105月)是在相同方向所摄,塔的东南面257层的门洞十分清楚。

 

http://s3/bmiddle/4be4a7f1gbae586eb14f2&69010

 

http://s11/bmiddle/4be4a7f1gbae5888120da&69011

 

10中的赤岗塔看不大清楚,隐约可见面对镜头一面25层有门,应该是从东面,就是现今的艺苑路一带拍摄的。如今在艺苑路一带离塔较远的地方,由于视线被遮挡已无法拍摄,只能在离塔太近的新辟公园内拍了一张作为对比(图11)。图中塔的25层有门洞的一面,就是正东面。

 

http://s7/middle/4be4a7f1gbae58a99cd26&69012

 

http://s7/middle/4be4a7f1gbae58c856166&69013

 

http://s6/middle/4be4a7f1gbae58decdbb5&69014

 

http://s14/middle/4be4a7f1gbae58f4c998d&69015

 

http://s3/middle/4be4a7f1gf4cf7a8fa442&69016

 

上面4张老照片,图12摄于塔的东北面(图1320099月摄于同一方向),图14摄于塔的北面,图15摄于塔的西北面,图16摄于塔的西面,塔下都是赤岗涌。那时赤岗涌很宽,船可以从珠江上开进来,不似现在那样又窄又浅,进入珠江的一段还加了盖。在赤岗塔边某研究所工作的一位朋友说,上世纪80年代以前,他们单位基建用的木材、砖瓦就是用船从赤岗涌运进来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