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感动瞬间艺术赏析 |
分类: 杂记乱弹 |
今天看了一部很出色的日本话剧,是中日邦交30周年纪念访华的日本优秀剧目,名字叫做:《通往天国的百英里》。
这部剧的主题是“孝”,内容是说一个老母亲娟江,含辛茹苦地拉扯大了四个孩子,最后她得了严重的心脏病,住院了。主治医生说,老母亲的病在东京没人能治,不过在100英里外的鸭浦,有一个天才的医生,也许能动手术治好老人的病。虽然有了希望,但是四个孩子中的三个有钱的,都不希望花钱给老母亲开刀,只有第四个儿子--已经破产的安男,决心要老母亲活下去,于是他租了辆破旧的面包车,带着随时可能去世的老母亲,不顾一切地开上了不知道是通向医院还是天国的一百英里。
这部剧无论是内容、情节还是演员的表演,都相当的出色和感人,无价的爱情,世态的炎凉、人间的温馨、母子的天性,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应该说,质量如此之高的话剧,我还是第一次看到,以前看的国内的话剧,与其相比似乎还有不小的差距。
不过剧目虽然好,但恐怕能欣赏的人很少,因为这个剧是用日语演出的,虽说有字幕,却翻译的一塌糊涂。从这部剧的名字就可以看出,它是日本人翻译的,因为“百英里”一词,在日语里毫无错误,但是在中文里就多少有些别扭。事实上,本剧翻译字幕中的中文,基本是按照日语的语序和语法来写的(怀疑很多对白是用翻译软件来翻的),而且有约3分之一的对白被莫名其妙的删掉了,这样的字幕效果当然可想而知,我是听得懂日语所以无所谓,不懂日语的观众们可就惨了,开演才二十多分钟,观众席就上鼾声四起,中场休息时更是不知道走了多少人,我估计能坚持到最后的,恐怕十有八九都是日语高手。
忽然想起前几年在保利剧院看过的一部法国荒诞剧,好像也是一个纪念建交的优秀剧目,媒体评价非常高,道具布景也相当出色,就是字幕翻译的乱七八糟,比盗版盘还不如,我又听不懂法语,看到一半是在是看不下去了,只好离场。
这种垃圾翻译的现象,在演出界据说还比较普遍,这就让人觉得很难接受了:外国的剧目来华的主要目的是文化交流,那么其主要观众对象应该是那些以前对外国文化了解不多的中国人才对,要是只能展示给外国侨民,或者精通某国文化的外语高手的话,那还有什么文化交流的意义?
唉,可惜了一部好剧。
前一篇:歌舞剧观后感6 - 藏谜
后一篇:看图说话:回忆雅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