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湖南人身上还有一种品性

(2012-01-11 16:27:23)
标签:

杂谈

“湖湘精神”并非全是心系天下,敢为人先

 

  湖南有三气:灵气;匪气;霸气。这在左宗棠、彭玉麟等湘军将领上可足以体现,遥想当年左宗棠抬着棺材去收复新疆,这不就是匪气和霸气?抬着棺材上路,浩浩荡荡的,不就如同土匪所为么?历史上,也只有左宗棠这样的统帅,才敢如此。视死如归是一种行正义之事的精神,而湖南的将领都有这种精神,感觉上就充满血性,令人敬畏。我曾到过江西鄱阳湖边的石钟山,湘军将领彭玉麟建的帅府就在山头,临江,紧贴他的帅府建了个忠烈词,庄严、肃穆,透着一股令人肃然起敬的霸气。我曾伫立在忠烈祠很久,遥想当年这里的热闹场景,当年这里出出入入的都是我们湖南的祖辈呵。他们忠诚、勇敢、彪悍,打起仗来令敌人束手无策。

  我写《湖南骡子》一书时,脑海里就飘着这些东西。一九三九年,日军打下南昌,接下来打长沙,以为长沙民众一听说日军来了,一定会望风而逃,没想最终逃跑的却是日军自己。这是湖南人身上有一种血性,这种血性在行正义之事时,十分有凝聚力,让湖南人在大是大非上绝不含糊和屈服。湖南在一千年前是蛮荒之地,是少数民族和兵匪生活的天堂。一部分汉人是明、清朝代迁移过来的——这些祖先们,据考证,多数是奉命迁徒,另一些祖先是主动背井离乡,他们身上充分具备冒险精神和挑战自我的精神特质,不然也不敢来到蛮荒之地拼搏、求生。另一部分汉人是兵匪,是驻防在湖南的守军与当地少数民族妇女通婚的后代。这一点,在江永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我曾几次去江永,江永县志办的吴主任告诉我,江永县的汉人,祖籍都在山东或山西,他们是宋朝时开到江永的驻军。我的祖籍,追根溯源上去十几代,是江西。我问过很多人,很多人都告诉我,他们家的祖籍在江西或安徽。所以,我有理由相信,湖南人身上综合了很多外省人的优秀品质,融入湖湘后,十几代或几十代下来,就形成了今天的湖南人。湖南人身上的强悍、霸气,与湖南的地理地貌和人文精神有关,经过几十代的演绎、归纳和提炼,就成了湖南人身上一种特殊的精气神。

  湖南人身上还有一种品性,这种品性正好与“敢为人先”相悖,敢为人先其实只是冰山一角,不叫不闹,默默忍受,像“骡子”一样能忍辱负重却是湖南人身上的另一种普遍品性,更伟大、更坚实、更强悍、更执着。我在《湖南骡子》一书里,充分展示了这种品性,在李文军、贺新武、何家桃身上,我用了很多笔墨书写这种品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