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爱情
(2010-07-18 16:01:43)
标签:
杂谈 |
长篇小说《寻找爱情》——著名作家彭国梁访谈何顿之二
十一、彭:只怕没有史斌这个伴,也会有其它的伴吧。男人有钱就变坏。男人变坏了,责任却要钱来负,这好像也有点不公平吧?
何:男人有钱就变坏,是男人一有了钱,心就大了,心一大就想占有这个世界上更多美好的东西,心再大点,就想当省长、做皇帝呢。人是贪婪的,欲望是一步步上升的,一个人没钱的时候,想他只要能赚几万块钱备在家里应急就可以了,可是当他真赚了几万块钱的时候,就想赚更多的钱,几十万便在他脑海里诞生了。当他拥有几十万时,几十万又不是钱了,需要几百万,心里才踏实。几百万一旦进入他的腰包,又会有几千万的数子闪现,因为几百万摆在社会上,确实不算什么。这就是人,他已经脱离他的初衷了,要求在不断上升。钱让人变得更加贪婪。钱本身不坏,钱又不存在感情,没血没肉,只是一张纸。坏的是人。女人——美丽的女人,在有钱的男人眼里,就是“美好的东西”,既然张三占有了一个,李四占有了另一个,王五不也跟着学样了?钱是引诱男人干坏事的诱因,女人也是被金钱引诱。如果这个男人没钱,谁会去注意他?但他有钱,实力就是魅力。有钱,开好车,住别墅,身上一身名牌,穿的皮鞋几千元一双,系的皮带几千块钱一根,带的眼镜几万块钱一副,指间的钻戒、腕上的手表,几万或十几万一个,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一个男人如果戴着这些东西,开着大奔,给漂亮女人的感觉就不一样。
女人爱钱啊,天下的女人谁不爱钱?有不爱钱的女人吗?我孤陋寡闻,没碰见过。我不是贬低女人,女人其实跟男人一样,也有七情六欲,女人的一半是男人呵,因为她身上有一半是她父亲的遗传,美国科学家早就宣布,男女只有百分之一点多的基因差别,女人之所以成为女人,是她身上有百分之五十点几的母亲基因,百分之四十九点几是父亲的遗传基因,差别就那么一点点,所以女人也跟男人一样喜欢好东西。不要以为只有男人喜欢钱,喜欢好东西,女人更实际,更喜欢拥有好东西,看看某些女人,买起时装来那么不惜一掷千金,漂亮手袋和漂亮提包,左一个右一个,不就是喜欢好东西的实例吗?所以实力就是魅力,如今是许多成功男人都明白的道理。汉林是富二代,他家有足够的资产供他“武装”自己。他老子赚钱,他消费,不就是今天这个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吗?
十二、彭:汉林和张红从恋爱到结婚,和千千万万的人一样,并不特别新鲜。恋爱、结婚、生子,按部就班。谈恋爱时孔雀开屏,充满了激情。结婚后渐趋平淡,左手握右手,审美疲劳。这好像与人品无关,而是一种生理的自然现象吧?
何:每个人都是这么过来的。恋爱是最浪漫的,过了那个阶段,自然就平淡了,因为没什么秘密了,彼此都了解了,还有什么吸引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情和婚姻,大多数婚姻都能坚持到底,而总有一部分婚姻会半途而废。过去,伦理、道德观念左右着上一代人,致使很多婚姻虽然不幸,也痛苦地坚持下来了。可不是为了真理——真理与这些东西没任何关系,而是被传统观念约束了。今天,这种现象几乎没有了,因为人的恋爱和婚姻观念改变了,从一而终虽然是很多女性的向往,但生活在一起后,毛病就暴露了,彼此都有缺点,没有缺点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是没有的。如果有,那是菩萨,就是让信徒去朝拜的人,假人,观音、弥勒佛等等。婚前,缺点也是优点,婚后,缺点就是缺点了,而且缺点渐渐被放大了,变成怨,由怨又转成恨。世上的一切都是这样,好的时候,爱屋及乌,不好的时候,那就什么都看不顺眼。这就是人,世界上最易生变的物种。
审美疲劳是肯定的,夫妻里总有一个更爱另一个多些,那个被爱的,会要先疲劳。这是一种常识,没办法的,被爱的是接受,接受者没有给予者那么多化学反应,那些热烈的生理化学反应,不是时时刻刻都有的。中国的女人,从裹足的传统中解放出来,还不足一百年,不像西方国家的妇女,早几百年就解放了。早几年,我去过欧洲,芬兰是女总理,丹麦是女王,英国、荷兰也都是女王,妇女在西方国家的地位不比男人低,思想自然比中国妇女解放和浪漫,就会调情,不把调情看成不端庄。不要小看了调情,夫妻中调情是很重要的一课,是把丈夫系在身边的一门大课,简直就是维系着婚姻的一课。中国妇女,勤劳是肯定的,大多数中国妇女家庭观念强也是不容置疑的,家里的家务几乎全部揽在手中,这是中国妇女心疼男人的一种方式,还是体现自我价值的一种途径,也是受了勤俭持家的思想支配,但不是很懂浪漫,自然在吸引丈夫方面,就越来越逊色。我给妇女们一个忠告,多心疼点自己,多爱惜一下自己,如果你都不爱惜你自己,你丈夫会爱你?别把自己不当人呵。
十三、彭:对于男人的喜新厌旧,你如何看呢?
何:这是动物的本性,人身上,有很大一部分动物的本能,动物的本能常在人身上作怪,要想把动物的本能剔除,除非上帝重新铸造一次人,可惜上帝对人很失望,根本不再理睬人类了,让人类自相残杀和自生自灭,如果人类不爱惜地球,上帝也不会管了。人身上既然有动物的一面,喜新厌旧就跟新陈代谢一样是个自然规律。我们有的人,能够用后天所学的伦理道德观念约束自己,而有的人却会背叛,天生的,在他或她身上,背叛的基因强烈一些。所以就有叛徒、内奸,抗日战争时期,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汉奸?这事,我想来想去,只有一个结论,他们天生就是汉奸,并非日本人逼他们做汉奸,是他们愿意当汉奸。为什么有的人宁死也不当汉奸,而有的人却愿意干汉奸,这是一个社会学和人类学问题,很值得研究。我们中国人,身上有两种鲜明的性格,既奴性重,又能忍辱负重,奴性重是要批判的,我在读二十五史时,曾有过这样的感慨,优秀的中国人,都在历次改朝换代的战争中,因不甘屈服或战死或负伤后被杀了。这也是中国男人,在很多体育项目上,阴盛阳衰的原因。遥想古代的中国男人,是多么优秀,身高八尺、九尺(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和《水浒传》里都有这种描述),走路横冲直撞,多么英雄气慨。如今的中国人,基本上都学乖了,不再锋芒毕露,该弯腰的时候弯要,该伸直身体的时候也敢于挑重担。这是能屈能伸,是好的秉性,但比起古代里那一个个豪爽、仗义的先辈来说,那还是逊色不少。人是大致一样,不是绝对一样,情感是大致相同,不是绝对相同,既然如此,喜新厌旧也就是人的本性,克服不了的。
十四、彭:还有小三的问题,现在有很多男人是公开地带着小三在外面招摇。好像谁没有一个两个小三,就没本事没面子似的。比如汉林,他泡的那个欧阳玉。那个欧阳玉是很能满足他的虚荣心的。你觉得“虚荣心”这东西是不是有点像毒品呢?
十五、彭:在《寻找爱情》这部长篇小说中,有关性爱的场面也是很多的。恋爱时的性,有神秘,有冒险,有刺激;婚外的性,也有刺激,有冒险,有一种偷着了的满足。可婚内的性呢?一无神秘,二无风险,就像一日三餐吃喝拉撒一样,哪来的刺激呢?不知你对这性爱是如何看的?
何:性生活是每一个正常男女生活的一部分,除非生理上不正常,或者是同性恋——其实,同性恋也有性生活,需要的是同性爱抚,这是另一种性,我们不谈。没有性生活的生活不是正常男女的生活,婚姻内的性生活和婚姻外的性生活,其实是一回事。婚姻内的性生活不和谐了,一些男人或女人就去婚姻外找。男人的性生活是男人要过性生活,反之,女人同样要过。我有个朋友,多年前告诉我,他老婆讨厌性生活,在性方面,他老婆阴冷。他那时候很苦恼,在外面乱谈爱,见到有几分姿色的女人,他就下钩子,只要可以勾到手的,就绝不放过。后来,也就是早一两年,我们碰面,他告诉我,他又结婚了,这个女人比他年轻二十岁,但,很奇怪,两人的性生活却很和谐。他现在再不在外面找女人了,也不玩那种色情场所了,因为,他笑笑说,他要向老婆交作业。这是婚内性生活的代言词。外遇、偷情,有很大一部分是婚姻内性生活不理想,内部出了问题,于是就去外部寻找补偿。
性,不是什么可怕的事,相反,它是夫妻和谐生活的重要润滑剂。没有性生活的夫妻,简直不能想象,所以不要把性看得那么可怕。传统思想教育有一点不好,就是在性方面遮遮掩掩,一谈到性就羞羞答答,仿佛那是罪恶之源。其实,我们都是在父母们过的性生活中诞生的,假如父母们不过性生活,我们就不可能来到这个世界。所以,我看性生活很平淡,不把它往东或西上靠,是什么就是什么, 都别假君子。
十六、彭:你这小说的第一部分,用的是第三人称;第二部分,用的是第一人称;而在外篇,作者何顿自己公然地跳了出来。你怎么想起在人称上做这么多文章呢?
何:这是写作技巧的改变,第三人称是把刘汉林推远,摆在远距离审度,第一人称是把刘汉林拉近,让审美距离缩短些,在感觉上,与读者近距离接触和交流,这只是我自己想寻求变化。外篇是再次推远,是一种在距离上的重新定位。这都是我个人行为,也是为了与已经出版的其它长篇小说拉开距离。这是一种文学尝试,没多想。
十七、彭:几乎所有猎艳的高手都是打着追求爱情的幌子。从古到今,有关爱情的定义不知有多少,但“爱情”二字到底有没有一个大家所认同的界定呢?
何:追求爱情不是幌子,就追求爱情而言,一个男人追求爱情,是想得到这个女人的爱情,能得到多少,就看这个男人下了多少功夫。这样说,当然是肤浅的,在追求爱情上,办法很多,故事也很多,成功者多,失败者更多。每个人都在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而且在这方面都很努力,只是有的努力是白努力,有的努力却能达到目的。因为,漂亮女人,不是人人都追到手的,自然就有失败者。只是爱情一旦追到手,能保持多久,那是另一个话题。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既古老又现代,永远会演下去,这是世界上只要有男人和女人,爱情就是鲜活的,一代人又一代人都在爱情的海洋里沉浮,感情所致。
追求爱情是神圣的事情,很多人都为此牺牲了另一部分东西。找女人却是另一回事,不能与追求爱情相混,打着追求爱情幌子的人,一开始就不是追求爱情,只是为了玩弄女性或玩弄男人。过去,只有男人玩弄女人,现在,也有女人玩弄男人了。社会是这样发展下去,真不知谁玩谁了。区别开来看,事情就简单多了。刘汉林是追求爱情的,前期的感情是真挚的,至于后面,那是爱情转移了,新的爱情产生了。这是没办法的事,他身上的雄性荷尔蒙太强烈了,一个爱情满足不了他,另一个爱情自然会缓步而至,爱情是让人心花怒放的,也是让人痴迷的,因为爱情诞生的化学红潮(科学家说,当一个人遇上另一个自己暗恋的人时,脑海里会泛出一片红潮,这是做了科学实验的,据说真的是这种化学反应),会让每个人变得兴奋。所以,爱情就是一片红潮,它是一种让人兴奋的化学反应,这种化学反应在大脑中,不是脑细胞,而是贴着大脑皮层上涌现的红潮,红潮不会永远贴在大脑皮层上,它只是涌现,它可能会不断地涌现,但结果是可以想见的,面对某个男人或女人,它的涌现会渐渐减少,等红潮完全褪色,爱情就没了,变成了平淡的亲情。
十八、彭:梁实秋到了七十多岁,还与比自己小了三十多岁的韩菁清谈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那爱谈得令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都自愧弗如。还有像国外的大文学家歌德和大画家毕加索等,一辈子都在追求爱情。是不是从事文学艺术的人,对爱情的追求与众不同呢?
何:这可是我无法回答的,因为我还没到这个年龄,也没与这种年龄的人讨论过爱情,这种年龄的人在谈情说爱上噤若寒蝉。不晓得我到了这个年龄时,是不是也会迎来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在这种爱情上,爱情与年龄的沟壑取消了。确实有这些恋爱,但毕竟是少数,不能以少数来判断事物的全貌。爱情是不是一辈子的事,很难说的。有的人,可能一辈子都在追求他的梦中情侣,但我相信大多数男人到了七十岁,都不会去追求了,那是奢侈品,即使追到了,恐怕也无法消受。再说,像梁实秋、歌德、毕加索这类名人,到了七八十岁还有漂亮的女性爱,这是他们是很伟大的作家和画家,那些女性爱上他们,首先是爱上了他们的作品,然后才爱上他们本人。这是他们的艺术创作征服了她们,让她们愿意付出全部的爱,去关心和侍候她们热爱的作家或画家。也许还有其它目的,但我不愿意相信是那样,我宁愿相信是这样。
十九、彭:有人怀疑,这爱情到底是不是真的存在。或者说,这爱情实在是太稀缺了,物以稀为贵,所以要寻找。可很多人找了一辈子,都没找到。有的人好像找到了,可那爱情在身边只昙花一现,然后说不见就不见了。有一首歌,其中有这么一句词:“爱情两个字好辛苦”。你说这“寻找爱情”是不是一件特折磨人的苦差事?
何:不要怀疑爱情是不是真的存在,这是悲观论调。爱情是鲜活的,是吸引,如果没有相互吸引就不可能产生前文说的红潮,单方面产生的红潮,不是爱情,是单相思。双方产生了红潮,爱情就诞生了。要我看,爱情是吸引,男人对女人的吸引或女人对男人的吸引,让你离开她后想她,想与她天天相守,与她或他相拥,与他或她度过一个又一个充满情调的温馨、浪漫的夜晚,这大约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爱情。年轻人寻找爱情是理直气壮的,不应该是一件苦差事,反而是一件快乐的事情。爱情本身很快乐,寻找爱情是寻找快乐本身。如果把寻找快乐也看成苦差事,那人在这世上寻找什么都是一件痛苦的事了。那么,活着还有什么意义?事业是与爱情相伴的,单有事业,那事业本身就不健康或是亚健康的事业。当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找到他或她爱的人的爱情,因为一个优秀且美丽的女人,可能不止一个男人爱,也许是十个、几十个,个个都对她如饥似渴,她却无法让每一个爱她的男人如愿,这本身就是不可能的。假如一个男人遭遇到这种爱情,那是他自己找倒霉,当然会很辛苦,爱情在他看来就变成了苦差事。我个人觉得,遇到这种情况,应该退一步求其次,不必纠缠在你根本就得不到的爱情上,那是浪费感情,也是浪费生命。
二十、彭:要是一个人到头来压根就不相信爱情,自然也就谈不上寻找爱情了。那你说,这人活在这世上还有奔头吗?
何:不相信爱情的人,在这世界上很少,而且那些人是受了爱情挫折后,才会不相信。假如他没受这种爱情挫折,他就不会不相信,因为他凭什么不相信?是打击让他不相信。爱情是有的,来了,是不是能守住爱情,倒真是一个问题。很多人不珍惜自己的爱情,随意取舍,或者恶意丢弃,那是变态。还有一种人,在爱情方面是失败者,他或她得到过爱情,但他或她没守住自己的爱情,致使自己的爱人移情别恋,因为守不住而否定它,那是失败者的论调,拿失败者的论调说事,那是毫无意义的,也说不清。
我相信爱情,尽管爱情到后来都会转成亲情,但那也是在爱情的基础上转变的。不能说一个男人对某个女人,会爱一辈子,那是不可能的,是不切实际的高要求,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大和变老,一个人还天天对另一个人充满爱情,那个人必定是个疯子,精神有问题。爱情不一定只限于男人与女人的爱情,同性恋也是爱情,而且也是要死要活的,我就听说过同性恋的许多故事,让我不能理解,却能感受到他们的失恋也是不得了的,像香港影星张国荣,一个资产上亿的,很多人都喜欢的男影星,因失去了同性恋恋人,而痛苦得跳楼自杀就是个例子。人啊,都在追求,追求爱情不是终身的事,却是终身离不开的,这样说,似乎矛盾,其实一点也不矛盾。有的人,一辈子因爱情而幸福,有的人,一辈子因得不到他爱的女人或男人的爱情,而难免不留下遗憾,这种遗憾是终身离不开的,只好带到阴间去,去那里重新寻找。人活在世上,爱情不是唯一的主题,却是生命中最热情、最浪漫、最温馨的主题,是花开,是绽放,缺了爱情,还真是一种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