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大一点就不比自己了
(2010-06-10 00:08:37)
标签:
杂谈 |
我们都有过童年,同时也都比过,小时候孩子比的是学习,比的是父母。你的父亲是干部、是老板、是军官,而他的父母是工人或农民或小商小贩,这里面就有一比。只是孩子的比里没多少忧伤,仅仅是一比,叫一声羡慕,接着就不想了,这是更多的东西占据了他们的心:学习、玩或吃让孩子们更加关注。身份啊地位啊倒是次要的。比不赢穿,比不赢吃,还可以比身高、比学习啊。孩子们会拿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从而找到平衡。例如会画画、会跳舞、会唱歌或会弹琴等等,这都是让孩子们觉得自己很优秀的地方。所以小时候孩子们比的东西多,自然就难定输赢。大了,比的是工作,你的工作单位好一点或他的工作单位收入差一点,这中间就是比。你的老公当了干部或开了公司,他的老婆年轻或漂亮些;你的老公读了博士或升了处长,她的老公仍像中学时代上体育课样于原地踏步踏。这中间都含着比。尽管这种比有点无奈,但比却形成了,就像山川与河流已存在于世人的眼里一般。这种比是年轻人与中年人的,渴望改变命运和渴望拥有更多的财富或成名是当今年轻人与中年人的重大主题,无一人能逃遁,除非你只身生活在月球或火星上。
再大一点就不比自己了,从知天命进入花甲后,自己的命运好也罢差也罢似乎盖棺定论了,要改变也不是那么容易了,人就有点卸包袱了,把目光放到了下一代身上。你的孩子读了重点大学或读的只是大专或只是上了普通技校;他的孩子早出国留学了或去了美国或去了加拿大;或你的孩子大学毕业了如今在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打工,而他的孩子在一家小公司里搞推销;你的孩子开公司了,买了辆名车,而他的儿子还在某修理厂上班,骑着如今已不受欢迎的摩托车等等,这中间都是比。比就像空气,无处不在,随着你的呼吸而呼吸,就在你眼里也在你心里,你的眼里有一杆尺,你的心里有许多秤,它们随着你称事物时放上价值比重不同的砝码,让你焦虑或让你欣喜。人老了,还比么?还比。比身体啊。我父母都八十多岁了,他们当然不会比房子的大小,也不会比车啊钱了,身体好和身体不好,儿女孝顺与不孝顺及如何保健才能健康成了老人们日常谈论的话题。这样说吧,人的一生都是在有意识与无意识的“比”中度过的。每个人都有一双眼睛,这双眼睛知道什么为好什么是次好,知道就是比。有人说,既然这样,那还不如逃到庙里去生活,脱离了尘世也就摆脱了比的目光。其实不然,庙里也在比,比谁修行修得好,比谁的悟性和道行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