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本大学不分班,那怎么管理?

(2009-10-27 19:51:39)
标签:

日本大学

大学生生活

选课

出勤

宿舍

甍鸟

荷兰

分类: 回眸日本

                         日本大学不分班、那怎么管理?

                                       甍鸟

    曾在上篇博文别让涂博士之死轻于鸿毛(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e311560100f9jk.html)评论里,

    博友任易任秀红老师问我:日本的班级一般有多少学生呢?能否请告之一下? 

  我答:日本大学不分班。我在国内上大学时分班,现在国内大学还分班吗? 

    之后这位老师又问我:国内还分班的。日本不分班,那他们上课、有活动时怎么管理呢?

 

    索性写篇小文来谈谈日本大学大学生生活。但自己是在国内读的本科,只是研究生是在日本攻读的。所以,对日本大学大学生生活没有亲身体验。加之日本大学各有各自的教学方针和管理方法。只能从我个人的观察、所见所闻,从侧面抛砖引玉浅谈一下。如果有在日本的留学生能够给予补充,先表万分感谢。当然,也热烈欢迎国内的大学生留言谈谈你们的大学生活。

    点名救援:天方浪子博士(http://blog.sina.com.cn/u/1589251397),你高中是在日本读的,想必大学也是在日本读的吧。望抽出宝贵时间,给予补充。 

    我是在国内上的大学(太遥远了,年数:手脚满贯)。当时我们系有五个班,一个班三十多名。还有班长,副班长,文艺委员,学习委员,生活委员等。因为集体住校,我们的活动大多都是集体进行的。周六周日集体看电影,周末集体度过。我曾担当过文艺委员,为如何才能让同窗们过好周末绞尽了脑汁。办舞会,和其他班级、学校联谊,总是忙得不一乐乎。记得曾计划与清一色男儿的海洋学院搞联谊活动、自然遭到班里男生的坚决反对,理由很明确,不能自己制造“淝水流入外田”的机会。结果,大学同窗四年,班里出现四对鸳鸯。两对恩爱如初;两对毕业不久,就分道扬镳了。当时每班还有固定的教室,每个人有固定座位,所以还有各自的同桌。所以,对《同桌的你》这首歌才抱有感情,深有体会。

   

    而日本大学大学生不分班。也不存在集体住校。行动相对是个体的、自由的,基本上是自己管理自己。现从衣食住行与学习这几个方面略谈一下。

    1 衣食住行  

    日本大学对学生的服装,头型、发饰等没有要求,可谓“随心所欲”。夏天,一些女学生穿得短得不能再短的裙子来上学。也有本来皮肤白皙的女孩子、带着浓浓的假睫毛、把自己涂成一小黑脸,所谓的“ガングロギャルヤマンバ?ギャル”但我遇到的这些“黑脸女生”往往学习还都不错,绝对不能“以貌取人”。日本是把名牌平民化的国家,如果不论大小件,几乎谁都有一件名牌。学生们拿着LV、Gucci等名牌包来上学一点都不稀奇。

    一般学生食堂10点半开始营业,也有早上营业的大学食堂。中午学生有的带饭,有的在学校食堂就餐,也有的到学校的方便店小卖店(生协)买些方便面,三明治,盒饭等。中午大学里还有专门来卖盒饭的。但中午就休息 40分钟(12:10-12:50),所以下午要是有课,想细嚼慢咽就不可能了。   

    学生的住宿方式一般为三种形态:住在家里“走读”;自己租房子,日本有许多单人公寓供学生租赁;住学校建的学生宿舍。但学校的宿舍与国内大学的集体学生宿舍区别很大。都是单独房间,价格也和市面的房价差不多。有的大学还设有留学生宿舍。留学生宿舍和市价相比非常便宜。我曾住过一所国立大学的留学生宿舍。记不清楚了,当时好像是一个月4000日元左右(大约14平平方米)。连水电费算上(有公用厨房),一个月大约1万3000日元-4000日元。但也不是入校就能住上,需要申请排队。也曾幸运地住过一所县办的(日本的县就是咱们的省)留学生宿舍。一个月房费2万5000日元,17平左右,比较宽敞。小厨房、小冰箱、书架、桌椅等设备也相对齐全。但听说这几年房价略长了几许(最近汇率:10000日元750人民币)。

    日本大学里有各种各样的学生主办的社团和俱乐部,除了训练,各有各自的活动。有的研究会还经常有“飲み会”(酒会)。周末,没有我当年上大学时的周末大学礼堂电影,周末舞会(国内的大学周末还放电影、办舞会吗?)。在日本,交际舞是中老年人的爱好。年轻人很少问津。

   

     学习生活--出勤、选课、查询成绩、有关学业咨询等等。

    每个大学不同。就我任教过的大学而言,选课登录都使用计算机。当然也有打印出来的课程导则。教员也是如此,教案公布在学校的主页上,开学之前通过网上查询,就知道自己担任的课程有多少人选修,选修者所属系(学部)与专业。开学之后,一周内学生还可以进行取舍,语言课还可以换班(因为同一水平的语言课开多个班)。有的科目实行抽选,抽上了才可以选修。英语是必修课。

    查看成绩,越来越网络化。老师在学校主页上汇报成绩,学生也从主页上查询。成绩一般分为:A(90分以上),B(80-90分),C(70-80分),D(60-70分),F不及格。

    教师有事(参加研究会、家事等)停课时,有关信息也会登载在学校的主页上。学生可以到相关板块去查询。而且学校有什么通知时,会直接发送到学生的邮箱里(每个学生都有学校给建的邮箱、教员也如此),有的学校还把学生的手机号码登录,也会把通知发到学生的手机上,更加便利及时、可靠。

    另外“教务”(教务处)是学生的大本营。规模大的学校各个系都有各自的教务处和后勤部门。有关学习的一切都可以到教务处咨询。包括查询成绩、补考、换课时换班、选课等等。留学生还可以在留学生中心,进行语言学习,获取有关奖学金、住房、打工等信息,以及进行各种咨询等等。还经常举办一些联谊活动。

    学生还有由正式教员(常勤)担任的アドバイザー(adviser)来指导学生的学业、给学生写推荐信(留学)等等杂务。一般到了三年级(二年级也有),根据自己的志向可以参加研究会(ゼミ)。通过参加研究会进一步明确研究课题,着手开始写毕业论文。各研究会的担当教员大多带有硕士生与博士生。硕士生博士生经常出席自己导师的本科生研究会,针对本科生的发表,给予建议,还参加他们的“合宿”。当然每个学校作法不同,每个研究会的情况也各不相同。当时,我指导教授的研究会的规模比较大。一般都高达三、四十人,我们这些硕士博士研究生每周一次参加其研究会。

    学生的出勤率,一般由教员自己掌握。每个教员各有其自己的管理方式。有堂堂点名的(一般是人数少的课),让学生自身填写出勤小票的,让学生写授课感想的等等。还有统一使用刷卡机的大学。老师先刷卡记录,然后学生进教室后先刷卡再入座。这种作法对人数少的课来说,比较好管理,但超过100人的大课就不容易了,需要几台刷卡机同时工作。但它的好处是,学生的出勤率可以自动算出。还有的学校教务处派人帮忙。曾担任过某校的一堂教养课,选修者150多人。每次教务都派人来帮助检查出勤率。学生们把学生证放在桌面一角,教务派来的人员用刷卡机一一过卡。150人需要20-30分钟。这种机器刷卡制度近年好像在日本大学颇为流行。 

    不知道,任老师所问的“活动”、具体是指什么“活动”?

    学校一年的日程表,除了有打印出来的导则,也都公布在学校的主页上。有关开学典礼、毕业典礼,选课、查看成绩等等也可以通过查看主页了解到。

    而学生的私生活,学校不过问,教员也不过问,也无权过问。除非学生主动开口相谈。   

 

相关文章:大学聚会:再回首,往事轻柔如烟(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e311560100f73h.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